1. 首页 > 股票投资

rqdii分析(人民币跨境投资渠道有哪些)

我们知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国际货币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境结算货币
  2. 跨境投资货币
  3. 跨境融资货币
  4. 计价货币
  5. 价值储藏货币

前两篇介绍的“货币互换”发展、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建设,就是为了增强人民币的跨境结算的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系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系列:货币互换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货币互换?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了增加人民币的跨境投资功能,我国做了哪些工作?迄今为止,人民币的跨境投资有哪些渠道?


为什么要增加人民币跨境投资渠道?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海啸后,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政策,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渠道,丰富人民币跨境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场景。

2009年开始,我国正式提出一系列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措施,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结算占比。譬如我们第一篇提到的“双边贸易互换”,再比如2009年开始实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

2009年到2016年之间,我国人民币跨境流动主要依托于:贸易结算&直接投资。随着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的增加,离岸人民币的数量不断扩大,但是这些离岸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却并不丰富,成为离岸人民币进一步增长的阻碍之一。

简单说来,就是境外个人和机构赚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样保值、增值。除了存在银行里面吃利息(还得是在能接受人民币存款的境外银行)、以及通过难度较高的方式回到中国境内投资之外,缺少更加简单方便的投资渠道。

2016年开始,我国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流动渠道,RQF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安排陆续推出,并逐步放宽离岸人民币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限制。这使得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迅速增长,在跨境人民币交易中的占比快速提高。

2017 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收付中,贸易结算和直接投资的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而证券投资占比则大幅度提升,已经超过了贸易结算和直接投资。


我国人民币跨境投资的主要渠道

截至目前,我国人民币跨境投资的主要渠道有以下几个:

  1. 直接投资:包括外商对境内资产的直接投资、和境内机构对外的直接投资。
  2.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3. 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4. 沪深港通。
  5. CIBM:银行间债券市场。
  6. 债券通:包括北向通和南向通。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类投资渠道。


跨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

“跨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境外机构以人民币对境内资产进行直接投资。

“跨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分支,2011年被正式提出。在遵循已有的“直接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商务部、央行等多部门为促进“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便利化,也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2011年10月12日,为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根据外商投资法律和行政法规,商务部正式印发《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境外投资者(含港澳台投资者)可以使用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依法开展直接投资活动

 

2011年10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简化了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人民币资金结算业务,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手续。

 

自2011年底我国正式确定境外机构可以使用境外人民币展开境内的直接投资活动以来,该项目下的结算金额从2012年的2536亿元(全年)增长到了2022年的33250亿元(全年),年复合增速高达29%。

 


跨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

与“跨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刚好相反,“跨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是境内机构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

2011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1号)。其中明确:凡获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企业均可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银行可依据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或文件直接为企业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相关金融服务手续更加便利。

 

该项目下的结算金额从2012年的30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1239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45%。

期间2015和2016年有明显的超额增长,2017年则迅速回到低位。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在人民币汇率发展历史:2015 “后汇改时代”人民币汇率的发展与变化提到过:

2015-2016年,“国内很多富豪的资金有强烈的出海需求”;

并且2017年开始,“对大型民营集团的海外投资进行审慎调查和评估”。

这与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的结算金额的变化,就对应上了。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

2011年8月17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香港与内地经贸、金融合作的政策。其中包括: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RQFII与QFII类似,都是经过我国国家机构审核通过后,被允许在我国境内进行投资的境外投资者。他俩的主要区别是:在境外募集的资金是美元(or其他货币)还是人民币

在2020年之前,RQFII和QFII还有其他一些区别,比如审核机制不同,不是所有的QFII机构都能成为RQFII机构;再比如,在境内的投资范围不同,RQFII比QFII的可投资范围要略多一些。

但是2020年,RQFII和QFII两者合二为一了,境外机构可以一次申请,两者业务都可开展。换句话说,我国取消了对境外投资者分币种管理。两者除了在境外募资的币种不同之外,在境内的准入和投资范围再没有任何区别。

 

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A股的例子:A股的宁波银行的第一大流通股东就是QFII机构。大家在各种股票的股东分析中应该都能时不时的看到QFII股东。

 


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

RQDII指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资金投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RQDII的设立拓宽了境内外人民币资金的双向流动渠道,为合格的境内人民币投资机构在境外证券投资提供便利。

QDII我们应该都比较了解,就是国内审批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用外汇资金,到境外去投资境外资产(债市、股市等证券市场)。

咱们平时买基金想买点儿纳斯达克、香港恒生指数等的基金,就全部都是QDII类的基金。也就是说,基金公司只有成为QDII,获得相应的额度,才能换汇去买美股、港股、印度越南等市场。

 

那么RQDII与QDII类似,也是对境内投资机构进行审批,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境外投资人民币资产。不过,RQDII不仅仅是要求出资形式满足“人民币”,而且要求标的资产也必须为“人民币资产”

你要拿着人民币跑到境外去换汇,再进行投资,就不被RQDII所允许。

举个例子:RQDII可以在香港市场购买人民币债券(例如点心债),但是不能购买港元或美元计价的债券。

迄今为止,RQDII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可能主要是受限于在境外投资标的只能是人民币资产。

2014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宣布RQDII成立。

 

然而,RQDII还没有正式运行,2015年就被叫停。据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资金的外逃……当时比较大的漏洞是境内的机构获批之后可以立即到离岸市场,将人民币换汇成美元等外汇,然后再进行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或者即使不投资,也会方便换汇,属实属于“资金出逃”的方式之一了。

2018年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重启RQDII机制。

 

但迄今为止,由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产品种和数量并不丰富,RQDII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沪深港通

对于沪深港通,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咱们现在炒股如果想要买港股,一定会在证券公司开设港股通。同样,咱们看财经新闻也经常会看到关于“北上资金”流入流出的新闻(下图为例),“北上资金”指的就是从香港市场通过沪股通或者深股通购买A股的资金。

 

在沪深港通出现之前,境内的人民币如果想去投资港股,就要去香港的银行开户、换港元,然后在港交所开通证券账户、入金后才可以交易港股。

同理,若外资想进入内地A股市场进行股票投资,则需要通过QFII渠道,历经审批、限额、流出限制等九九八十一难。

2014年11月,上交所率先开通沪港通,部分上证权重股票可以通过港股证券账户交易,内地也可以通过上证账户交易港股股票。

 

2016年12月,深港通也随之开通,部分深证股票也可以通过港股证券账户交易。

 

沪深港通的结算:沪股通和深股通采用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结算,而港股通采用港元计价但是以人民币结算。

沪深港通的开通,丰富了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相比于之前的QFII进入中国进内投资股票,更加直接,也更有利于激活境外人民币的流动。

 


 

沪深股通开通后,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均呈现长期净流入的状态。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CIBM)

2016年2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央行[2016]第3号),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 China Interbank Bond Market),且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相比于QFII,准许参与CIBM的境外机构的准入规则要宽松许多,几乎放开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所有限制。但是仍然需要境外投资者在具有人民币结算能力的代理银行进行备案、开户、交易等操作。

据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16日,有407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即CIBM Direct)参与我国债市投资。

 

这里多说两句,之所以在官网被称作“结算代理模式”,是因为境外机构参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需要通过在代理行完成备案、开户、交易、结算,所以叫做“结算代理模式”。

境外资金参与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QFII、CIBM、以及债券通:

QFII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其不止可以投资债市,还可以投资其他金融产品;

CIBM就是这里讲的的“结算代理模式”(CIBM Direct);

债券通模式(Bond Connect)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投资渠道。


债券通(Bond Connect)

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创新合作机制,包括“北向通”和“南向通”。

债券通的概念是在2016年1月被提出来。2017年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新晋香港特区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2017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推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债券通”,目的就是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继续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7年7月3日,“北向通”开通,境内外投资者通过“北向通”可实现在香港买卖内地债券。

 

截至2023年7月底,已入市“北向通”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共计805家。

 

“债券通:北向通”自上线以来,成交量持续增加,到2023年,月成交量已经来到8,000~10,0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上线。

 

相比于QFII和CIBM渠道投资我国境内债券,债券通(Bond Connect)模式下,交易效率更高、门槛更低、机制也更加灵活,吸引了大量中小型、交易型机构入市。


跨境人民币投资渠道总结

以上啰里啰嗦的介绍了各个跨境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其实大部分的投资渠道都与外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投资的渠道重合。

事实上也是,对于境内资产来说,境外的资金是红色的票子、还是绿色的票子,影响都不大。它们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方式都大差不差,主要不同的点就在于是1:1的兑换,还是1:7的兑换境内人民币。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随着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建设,境外资本投资国内资产(特别是各类金融资产)越来越便捷。

从最早的仅“直接投资”渠道,到后面的QFII、沪深港通、CIBM、债券通等的渠道开放,境外资本投资我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更加容易,也使得境外人民币有了更丰富的投资渠道。

如果说我国境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外资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其对境外人民币的回流的支持力度则更加强劲。

毕竟外资是否进入还要考虑全球众多其他的金融市场的风险/收益,而离岸人民币是否投资境内资产,则主要是与离岸人民币存款收益相比较。

因此大力发展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具有更加明显的“边际效应”。


跨境人民币投资渠道建设的未来展望

关于跨境人民币投资渠道建设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是未来的重点。

目前,人民币的主要投资渠道都是通过回流境内,然后投资境内的金融资产。而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份额很小。

以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国香港——为例:

2019 年末,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 6322 亿元,占中国香港全部存款余额的 5.1%,占其外币存款的 10.3%。

2020 年港交所总成交金额为 32.11 万亿港元,其中以人民币交易的证券产品仅为 155 亿元。

那么未来该如何扩大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呢?

当做一个开放的问题留在结尾吧。也许是在香港增加更多的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也许是上交所隔离一个离岸市场,开发“国际版”吸引境外资产过来上市,以人民币计价;也许是“石油天然气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运作成熟后的人民币-石油期货市场的开放……

总之,人民币跨境投资渠道的建设在过去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未来也将继续拓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稳固的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