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2024年1月3日美联储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后,觉得内心中有一种“暴躁”的情绪挥之不去。
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失去了独立性,正在全面政治化,当然这是“时势所迫”,虽然不屑,但是也能理解。但是在启动本轮加息周期后,美联储的表现真的让人极其“厌恶”。
在通胀高企的时候,为了配合拜登政府进行中期选举,故意不加息反而继续放水导致通胀完全失控,直至突破9.1%。随后,世界不得不忍受10倍速加息的过程。
而到了现在,在应该果断降息的时刻,又开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就像一个肺气肿晚期的患者,扯着风箱一般的呼吸,马上就要缺氧昏迷了,还在告诉你,我很健康,不信一起跑个“全马”试试看?
一、2024年1月4日凌晨的美联储会议主要摘要如下:
1、美联储认为利率可能"达到或接近峰值";
2、美联储官员维持2%的通胀目标;
3、利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
4、通胀问题取得"明显进展";
5、官员承认 2024年底前降息;
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前,期货市场预期2024年3月31日降息的的可能性是89%。
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后,据CME“美联储观察”预测,美联储2月维持利率在5.25%-5.50%区间不变的概率为91.2%,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8%。
3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29.2%,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4.8%,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0%。
二、为什么我说美联储这种“肺气肿患者”式的降息思路是害人害己?
美国的经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好,我一直认为,拜登政府最大的成绩就是创造了一种“高负债——经济数据繁荣”的新模式。
但是,不会是所有数据都在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控制”之下。
我举几个能够说明“真实情况”的数据。
- 僵尸公司占罗素3000指数的百分比现在已经重回互联网泡沫的水准。僵尸企业是指无法偿还债务、靠债权人和低利率维持生存的公司。这些公司无利可图,无法支付现有债务的利息,因此被称为“僵尸公司”。
这是真正能反映美国企业经营现状的指标。
- 再看就业数据。根据JOLTS就业报告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中的招聘状况。这种趋势是代表就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吗?!
11月的招聘数据已经显示,职位招聘“几乎消失”,而且远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三、美联储这种“黏糊”的政策导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美元,美元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降息过早,美元会快速崩溃并进入弱美元区间(100以下),这不符合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要求。
这是一张美元走势图。美元指数目前在102左右,正在形成逆势反弹,但是!一旦完成,应该很快跌破98这个重要点位,后面就有可能快速跌至80。
其次,是美联储依然要修复先前已经“塌房”了的“预期管理体系”(详见《假若明天突然来临——美联储货币体系危机》)。
我很想问一个问题,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体系这个工具重要?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重要?美联储显然认为“修理自己的工具”最重要。
最后,美联储这种政策导向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议息会议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重新突破4%,这个折现率的上涨,将会让资产价格下降(P=D/r-g戈登股利模型),因此,我们看到了昨天晚上,美股大跌。估计今天的大A也不会好看。
一个失去灵魂,同时失去了智商的“美联储”,一定会让美国付出高昂的代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