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详细介绍当前经济和股市环境、可以实打实抄作业的文章,如果你不了解当下的市场,不知道该不该买、不知道买什么,建议认真看完!
内含很多优秀的文章,避免后面需要的时候找不到,同时为了推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先点赞、收藏这篇文章!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直接进入主题,主要分享下我对于未来的个人看法,同时正好系统的介绍下投资框架和理论,文章不长,但是附带链接比较多,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瞅一瞅!
第一部分:当前面临的宏观环境、股市风格和未来预期
宏观环境看:当前国内的主要经济环境是口罩后对经济的强复苏的预期和弱现实(经济数据表现较差)的落差,预期是“信誓旦旦”的认为经济会重振雄风,但是结果却是惨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预期弱现实变成弱预期弱现实,甚至是悲观占优,消费数据和产业数据都表现不好,致使复苏板块出现了先涨后跌的现象。
以中证白酒指数为例,经历过强经济预期,待到经济数据公布后,出现了弱现实。
其实我在年初的文章中也强调,复苏是确定性的,但是复苏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磕磕碰碰的。
另外汇率持续贬值,汇率的大幅贬值不仅是国外加息和老俄用RMB换美元,也和国内实施的经济政策有关系,有一种保经济(实施降息宽松货币政策)弃汇率的态势。
但是我们看到除了汽车,整个出口也是提不上来,这里可能与外部需求和逆全球化有很大的关系。
不悲观的是,国内当前的货币环境较为宽松,利率下行速度加大,如果后面经济数据改善,那么不排除在共同的驱动下(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提升,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下行趋势),股市会出现一个比较不错的表现!
我们看到6月份的PMI数据整体超过预期,并且拐头向上,后续如果继续向上,并且超过50的临界点,那么证明复苏是在进行的。
股市上涨所需的几个核心要素: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行的利率趋势和乐观的经济增速,所以从这一点看,当下至少具备两大条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也终将会复苏,可能过程会比较坎坷,但是爬坡也是机会。
股市风格上题材炒作为主,特别是人工智能及AI+,但是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多以炒作为主,利润是无法兑现其高涨幅,随着半年报和大股东的不断大幅减持,后面可能会出现一地鸡毛。
整体看,成长风格出现了连续的调整,半年线收阴线,而价值风格指数先涨后跌,半年线收出了长上引线!
下半年预期关键词:继续经济爬坡复苏、半导体达到周期底部、困扰港股的几大因素得到很大改善。
以经济复苏概念为核心、重点布局:港股科技、半导体芯片和消费,另外低估的新能源、医药和中特估中的高分红指数也是可以继续低位耐心定投,逻辑我会在后面文章说。
第二部分:各类指数分析
估值是我们做中长线必备的一种参考指标,虽然并不是说,估值越低就越好,但是可以在很多地方为我们投资提供比较不错的参考依据。
下面我将会结合估值和标的(行业、宽基等)本身对未来的走势作出自己的判断,只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实际买卖的意见。
从估值的整体看,均是处于低估值阶段,那么这里、长期就不要悲观,以买为主,最多就是做做T时需要有卖出的动作。
一:国内各大宽基指数
国内目前主要的宽基指数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50和创业板50.
对于宽基指数的选择,还是需要综合对比了解各个宽基指数的差别,包括估值水平、成长性情况,历史的年化收益等。
具体的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说的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做赘述。
对于场内宽基指数,只需要选择规模较大的ETF即可,而对于场外,我是强烈建议选择增强型的宽基指数基金,关于指数增强基金,也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做赘述,每年会做更新。
最后,结合指数的弹性、估值和成长性,站在当下,主推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可延伸推荐创业板成长指数和创业板价值指数)
二:各细分行业板块
行业分析主要是基于估值和未来行业的特征去考虑,综合考量行业的估值水平、行业发展的阶段,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
我尽量以简短的描述我的观点
①消费行业
站在当下,消费行业整体的估值处于比较低的位置,那么该不该配置? 必配且应该是高配
虽然说,现在整个经济复苏处于一个低预期低复苏的阶段,但是一些经济数据其实已经慢慢表面经济在爬坡
另外观察消费,特别是白酒板块,是很难达到估值的低位,而当下确实是处于低位
最后,消费行业属于行业中增速最稳,最赚钱的,特别是白酒!
综合几点,建议下半年高配消费。
关于消费相关的ETF和场外比较优秀的基金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链接:白酒与消费当下行业逻辑、相关指数和最优基金梳理!(2023年版)
从历史数据看,消费类指数中,中证酒的夏普比率是最高的,所以场内ETF主推酒ETF。而对于场外基金中,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相对来说更优质点
②医疗行业
这个行业虽然同属于长牛,但是近几年的集采,导致其毛利下降较多,所以,未来的预期收益可以适当的降低。但是医药中的中药,特别是中药的创新药部分,是受到政策的强力支持。
整体看,行业处于低估区间,但是因为集采可能在未来1-2年影响整体预期。
所以建议标配医药,可按部就班的坚持定投,平滑成本。
关于医药相关的ETF和场外比较优秀的基金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从历史数据看,中证医疗、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的涨幅较高,场内可选择这几个相关ETF(文章中)。
另外也可以考虑下港股恒生医药和恒生创新药,其弹性可能更大一些。
而对于场外的医药主动基金,优选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
③科技行业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也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行业,站在当下,最为热门的可能就是AI和国产替代逻辑。
先说AI,上半年基本都是炒作,而下半年还会不会继续,个人觉得还是偏谨慎,从波动看,会不断加大,从经验看,基本最后是一地鸡毛,从公司看,确实没几个牛逼的。
再说国产替代,这对于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题材,可能涉及到:软件端、硬件半导体端和硬件通信端。
中国作为最大的软件和硬件的需求市场,这一部分整体前景可期。
所以,可以作为超配标的,建议一部分配国产软件、另一部分配置芯片和通信。
关于科技相关的ETF和场外比较优秀的基金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链接:半导体科技行业基金!选这几只就够了—半导体与科技行业投资全解析(2023年版)
这里面涉及到的ETF相对比较多,比如偏向软件领域的软件ETF、偏向信息技术的科创信息技术ETF等。
单纯考虑和半导体相关的,可以选择科创芯片ETF,弹性十足,对于场外的科技主动基金,优选万家行业优选混合(LOF)
④新能源行业
前几年最牛的行业,整体短期很难有比较大的行情,只能说来回的磨一磨,但是估值处于很低的位置,且景气度依旧较高。
另外还需要考虑,景气度的趋势是衰减的,行业渗透率的增速也是递减的,所以不可能在未来有很高的涨幅!
最后建议配置偏标配,可以重点关注智能汽车领域,代表的ETF为智能汽车ETF。
关于新能源相关的ETF和场外比较优秀的基金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链接:新能源行业基金!选这几只就够了(新能源行业投资全解析)
关于新能源方向,还是需要精选,要不就是精选细分领域,要不就考虑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是什么(比如智能化、自动化等)
对于场外的科技主动基金,优选信澳新能源股票
⑤金融地产行业
关于地产,不用担心会消亡,地产上下游的产业链,随着经济复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尽量不要考虑地产的ETF。
可以选择地产龙头公司(有国企央企背景的最好),或者一些配置比较多的地产的主观型基金。
证券、银行和保险尽量选择成长性龙头,会有比较不错的超额收益,比如证券中的东方、银行中的中小银行等。
关于这一块是可以做一定的配置的,尽量不要配置ETF,可选龙头和偏大盘价值型的主动型基金。
地产龙头:保利;证券龙头:东财;银行:宁波、南京等。
最后关于场外基金,优选工银战略转型
⑥军工板块
从现在的地缘政治去考虑,抛开军工本身的属性(偏消费和成长)看,军工也有避险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些考虑到这一问题的朋友,可以把军工作为超配。
不仅能够起到消费、成长,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避险的作用。
军工的逻辑、相关场内外基金我也更新过文章,可作为参考
⑦其他行业
以上六个行业较为主流,而对于一些其他细分领域,这里不做太多的赘述,如果后面有机会,会在公众号中做提示,比如看好经济复苏的也可以考虑家电和旅游等方向。
三:跨境指数
主流的跨境指数就是美股中的纳100指数、标普500指数和恒生指数,近些年因为国外指数的靓丽表现,一些非大众的指数也进入了我们的投资考虑中,比如日经指数、印度和越南指数等
对于这一类指数的投资模式和A股宽基差不多,但是也有一些差异,还是要多面去考虑,比如成分股和国家发展境况,不熟悉很容易产生心理偏差,所以建议对国外指数感兴趣的主要以配置美股为主。
从估值看,当前美股的估值较高,所以建议低配,为什么不建议不配呢?这里主要是从纳指的盈利能力和科技地位去考虑的,之前文章也说过!
另外,恒生指数中的偏港股科技的建议是高配,逻辑主要还是看之前被打压时候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而且恒生科技内有比较多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
随着经济的复苏,这类公司也会再次获得一定的复苏红利。
具体的几类跨境指数,已经在之前写在文章中。
下面将会介绍场外的债券基金、固收+和股票基金,可以歇一歇,点个赞和收藏!
第三部分:场外基金篇
关于场外基金,主要分为纯债、固收+和股票类基金,场外基金数量较多,所以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去筛选,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筛选,之前关于如何去筛选,也做过系统的介绍,可参考下面的几篇文章,今天主要继续做一些简短的介绍。
一:纯债基金
纯债基金今年上半年其实走的挺好的,很多人对这一领域并不是很了解,建议如果想做理财的朋友,可以认真的看看。
链接:债券型基金如何选择?干货标的分享!纯债基金篇(2023年版)
链接:深度介绍中低风险投资首选品种—纯债基金,内附代码值得收藏
继续推荐这几个不错的纯债基金
①在中短债中,推荐中欧短债债券(002920)和鹏扬利泽债券(004614)
②在长债中,推荐山西证券超短债(006626),西部利得汇享债券A(675111)和鹏华丰康债券(004127)
今天重点说下纯债基金适合什么样的群体:
①风险偏好低的,有一些钱希望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一些银行的理财客户。
②资产配置角度去理解,我经常会买一些纯债基金,特别是在股票市场估值高的时候,把纯债基金作为股债配置的避险品种,甚至有些零用钱,我也会放在里面。
虽然说,像我这样专门给客户做资产配置的,总是把风险挂在嘴边,但是纯债基金的风险其实很小很小,特别是一个大的基金公司和长期优质的基金经理。
所以如果你是适合的人群,能够理解净值化时代的意义,纯债基金是一个不错的理财替代品。
二:固收+基金
固收+的整体风险是会高于纯债基金的,但是会低于股票型基金,特别是有一些固收+基金能够做到年年正收益,是很不错的。
咱们可以通过一些基金APP去筛选5年以上的偏债型基金,最大回撤小于3%,年年取得正收益,年化收益超过5%的基金。
比如我利用天天基金网的APP做这些指标筛选就可以获得一些年年正收益,且近五年的收益超过30%的基金。
很多人对这一领域并不是很了解,建议如果想做理财的朋友,可以认真的看看。
链接:固收+基金全解析,5000字带你深度了解,内附代码值得收藏!
推荐几个不错的固收+:追求在回撤3%以内的,收益做的比较不错的。
安信目标收益债券A(750002):基金中可转债基金的占比较大,因此波动也会较高,这一点需要注意。张翼飞的整体风格还是相对比较激进的,这也可以通过其其他基金产品可以看出来。
但是从长期看,其也真正通过配置可转债品种,将固收+产品做到增厚收益了。
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从业绩上、整体胜率上都很不错,也是比较受到大众认可的债券基金经理。重点关注下其赎回费用,持有超过2年才免除赎回费
富国天利增长债券(100018):黄纪亮出品,收益和体验感不用质疑了,唯一觉得不好的就是这个赎回费,持有三年才免除赎回费。季度胜率其实也并不是很好。
今天重点说下纯债基金适合什么样的群体:
①风险偏好适中的,有一些钱希望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一些银行的理财客户(能够承受一年期间内的波动的)。
②资产配置角度去理解,固收+中有一些思路就是去考虑股债配置均衡的思路,如果你发现并认可这种配置思维,也可以将自己的投资资金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
所以如果你是适合的人群,能够理解净值化时代的意义,固收+基金也许是你获得超额收益的好选择。
三:股票型基金
关于股票型基金,我觉得想通过基金挣钱的,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长期的耐心,第二是低买高卖。
具体不做太多赘述,建议看看这三篇文章。
另外,一些基本的股市规律也要铭记于心
通俗易懂的介绍股市运行的几个重要规律和理念
第四部分:我的配置
首先按照当前的股债比,我个人的配置是股债8:2左右,风险低的可以适当降低配置比例,可参考此文做配置
如何利用股债做好资产配置,用数据告诉你如何降低回撤!
债券资产品种上:固收+(天弘永利和安信目标收益债券)
股票资产品种上:大盘价值型:银华鑫盛和工银战略转型; 偏科技成长型:指数(科创50、恒生科技、纳指),行业(消费与医药、半导体科技、新能源)。
整体持仓在上半年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减仓过恒生科技、纳指;重新布局消费板块;提高了权益资产的配置。
也对一些持仓做了精选,比如新能源选择场外的信澳新能源股票,半导体选择了科创芯片。
近期开始侧重加仓经济复苏中的消费和恒生科技指数,另外作为最看好的国产替代,自然少不了科技半导体(科创50、半导体、科技)。
策略主要还是以定投和主动加仓为主。
恭喜你认真的看完,这篇文章字数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是内部的链接文章接近10万字,是可以完全覆盖掉我们投资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