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如何看股票近几年走势(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几轮上涨)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在股市中,现在正在发生的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和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基本类似。从历史中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现在我们把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进入上涨和下跌周期的时间做个统计,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什么可以用于指导现在和未来的规律呢。

一、划分周期的方法

划分周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正常的投资周期划分,即把一个有完整的建仓期、持仓期和空仓期的时间段划分为一个周期;另一种是根据沪深300指数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大的涨跌趋势K线把一个连贯的上涨和下跌时间段划分为一个周期。

二、按第一种方法划分出四个周期

根据上面的第一种周期划分方法,过去10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的周期:

1、第一个周期:大致从2011年4月25日开始建仓,到2015年9月28日结束,历时约4年零5个月

(1)大致在2011年4月25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区开始建仓。

(2)从2014年5月9日起(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0的位置),沪深300指数开启上涨趋势,进入一轮上涨周期。

 

(3)大致在2014年12月8日沪深300指数脱离低估区域,进入合理价值区间。

 

(4)大致在2015年3月27日沪深300指数进入高估区域。

 

(5)大致在2015年6月15日,沪深300指数达到阶段性估值顶部(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9.6的位置),从此也开启下跌趋势,进入下跌周期。

 

(6)大致在2015年9月28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区域,第一个周期结束。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周期分为建仓期、持仓期和空仓期的话,

2011年4月25日~2014年12月8日为建仓期,历时近3年零8个月建仓完毕;(注:2010年~2014年是一轮A股有史以来超级漫长的大熊市,这就是要分批买入的原因。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3年多沪深300指数一直处于低估区的大熊市中,如果我们收集到的便宜筹码越多,以后牛市到来的时候取得的成绩就越惊艳,所以,我们真不要害怕熊市。在熊市只要有钱,就应该敢于不停地买买买。买得便宜才是王道。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考量投资业绩的投资周期正如巴菲特所言,最好是五年,最短也要三年,而不是一年,更不是几个月。)

2014年12月8日~2015年6月15日为持仓期,历时约6个月;(注:这就是要耐心持股等待的原因。)

2015年6月15日~2015年9月28日为空仓期,历时约3个月。(注:这就是要耐心持现等待的原因。)

2015年3月27日沪深300指数进入高估,2015年6月15日沪深300指数达到该周期估值顶点,沪深300指数估值从进入高估区到阶段性估值顶部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沪深300指数从2015年6月15日的高估顶点到2015年9月28日进入低估区,只用了约3个月时间。由此可见,牛市来得快,去得也快。漫漫熊市四年多,显而易见的牛市却只有三个多月,真是牛短熊长。

2、第二个周期:从2015年9月28日进入低估区域开始建仓算起,到下一次进入低估区域的时间2018年8月1日止,共计差不多三年时间。

(1)大致在2015年9月28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区域,但很快又开始上涨。我们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最好是在低估区域开始定投,也可放宽至合理价值区中值内开始定投,尽量在低估区内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买完。

 

(2)大致在2015年11月11日,沪深300指数刚进入高估区域就掉头向下价值回归。

 

(3)大致在2016年1月14日,沪深300指数又进入低估区域。

 

(4)从2016年2月29日起(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12.5的位置),沪深300指数开启上涨趋势,进入一轮上涨周期。

 

(5)大致在2016年3月24日,沪深300指数脱离低估区域,进入合理价值区间。

 

(6)大致在2017年7月21日,沪深300指数进入高估区域。

 

(7)大致在2018年1月23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达到阶段性估值顶部(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5.6的位置),从此也开启下跌趋势,进入下跌周期。

 

(8)大致在2018年8月1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区域,第二个周期结束。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周期分为建仓期、持仓期和空仓期的话,

2015年9月28日~2016年3月24日为建仓期,历时近6个月建仓完毕;(注:这就是要分批买入的原因。)

2016年3月24日~2018年1月23日为持仓期,历时约22个月,近两年;(注:这就是要耐心持股等待的原因。)

2018年1月23日~2018年8月1日为空仓期,历时约6个月。(注:这就是要耐心持现等待的原因。)

第二个周期其实有两个进入高估的时间,但因为第一次沪深300指数刚进入低估就又掉头向上进入高估,按照我们低估才开始定投的策略,根本没有多少持仓,追高买入不符合价值投资交易原则,所以宁可错过这次机会,也不能买错,毕竟事先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指数会那么快又进入高估。

3、第三个周期:从2018年8月1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区开始建仓,到2022年9月9日再次进入低估区开始第四个周期建仓,历时约4年零1个月

(1)大致在2018年8月1日,沪深300指数触及低估线,开始建仓。

 

(2)大致在2019年1月11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达到最低(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56的位置),开始上涨趋势,进入上涨周期,但过程多有反复,短暂的大涨之后又震荡下行回到低估区,然后再开始真正进入一轮大的上涨趋势。

 

(3)大致在2019年2月12日,沪深300指数脱离低估区域,回到合理价值区间,但在短暂大涨之后,又震荡下行回到低估区,最后在2020年4月17日又回归合理价值区间。

 


 

(4)大致在2020年7月21日,沪深300指数开始进入高估区。

 

(5)大致在2021年1月22日,沪深300指数达到本周期估值顶部(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8.5的位置),从此也开启下跌趋势,进入下跌周期。

 

(6)大致在2022年9月9日,沪深300指数震荡下行进入低估区,第三个周期结束,开始第四个周期建仓。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周期分为建仓期、持仓期和空仓期的话,

2018年8月1日~2020年4月7日为建仓期,历时近1年零9个月建仓完毕;(注:这就是要分批买入的原因。)

2020年4月7日~2021年1月22日为持仓期,历时约10个月;(注:这就是要耐心持股等待的原因。)

2021年1月22日~2022年9月9日为空仓期,历时约1年零7个月。(注:这就是要耐心持现等待的原因。)

4、第四个周期:从2022年9月9日沪深300指数进入低估开始建仓,直到现在2024年1月7日沪深300指数仍处于低估区,也就是说这一轮周期还没有走完,正处于建仓期。

从2021年1月21日到2022年9月9日,沪深300指数都处于下行趋势,历时约1年零7个月,所以在沪深300指数基金高估分批止盈后空仓等待其回归到低估区再开始分批建仓是多么睿智的投资策略。虽然现在沪深300指数还在低估区徘徊,但现在的下跌不是风险,而是买入机会。合理价值区以上的下跌都是风险,此时的浮亏不管卖出还是不卖出,都是实实在在的亏损,但是此时卖出减少了隐藏亏损,应该卖出。合理价值区以下的下跌是机会,此时的浮亏只要不卖出,就不会变成真实的亏损,而且此时买入获得了隐藏利润,此时应该买入。

 

三、按第二种方法划分为三个周期

1、第一个周期:从沪深300指数估值最低的2014年5月9日到第二个周期的起点2015年9月28日,历时1年零4个月。

上涨周期从2014年5月9日到2015年6月15日,约1年零1个月;下跌周期从2015年6月15日到2015年9月28日,只有约3个月。

 


 


 

2、第二个周期:从2015年9月28日到2019年1月11日,共计3年零9个月。

上涨周期从2015年9月28日到2018年1月23日,约2年零10个月;下跌周期从2018年1月23日到2019年1月11日,约1年。

 


 


 

3、第三个周期:从2019年1月11日到2024年1月8日,约5年。由于这个熊市还没有走完,还不能确定最终的底部,这个周期还没有结束。

上涨周期从2019年1月11日到2021年1月22日,约两年;下跌周期从2021年1月22日到今天2024年1月8日,约三年,但这个下跌周期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个漫长的下跌周期。

 


 

四、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几轮周期分析

1、在用第一种方法划分出来的四个周期中:

第一个周期约4年零5个月,建仓期为3年零8个月,持仓期为6个月,空仓期为3个月;

第二个周期约3年,建仓期为6个月,持仓期为2年,空仓期为6个月;

第三个周期约4年零1个月,建仓期为1年零9个月,持仓期为10个月,空仓期为1年零7个月;

第四个周期尚处于建仓期,已建仓1年零4个月。

从这几个周期3~5年的时间跨度我们要认识到:考量投资业绩的投资周期正如巴菲特所言,最好是五年,最短也要三年,而不是一年,更不是几周、几个月。同时,正因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时间跨度为3~5年,所以我们用于投资的钱一定是3~5年都不用的闲钱。

2、用第二种方法划分出来的三个周期中:

第一个周期约1年零4个月,上涨周期约1年零1个月,下跌周期约3个月。

第二个周期约3年零9个月,上涨周期约2年零9个月,下跌周期约1年。

第三个周期约5年,上涨周期约2年,下跌周期约3年,而且下跌周期未完。

 

用第二种周期划分方法划分出来的周期能让我们直观明了地看到大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能真实感受到股市中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在股票投资中,我们不能与趋势为敌,而是要顺应趋势,在上升趋势不轻易下车,在下跌趋势不轻易上车,在上升趋势做多,在下跌趋势做空。

3、用第二种周期划分方法划分出来的周期虽然能更直观明了地看到上升和下降趋势,但由于底部和顶部都是事后走出来的,对于实际投资作用不大,第一种周期划分方法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实际投资,容易做到模糊的正确。

4、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大的周期中,还有几次较大的上涨和下跌(通常有15%~30%的涨跌幅)以及很多次较小的上涨和下跌(5%~15%的涨跌幅),我们要甘于坐电梯,不到低估不分批买入,不到高估不分批卖出,放弃小机会,抓住大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当然,也可以用较小的仓位做15%以上涨跌幅度的波段操作。

5、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划分周期,每个周期都进入了低估,每个周期也都进入了高估。在过去的十年中,沪深300指数有4段时间进入了高估区,有4段时间进入了低估区。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一定会等到沪深300指数估值进入低估的时候;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也一定会等到沪深300指数估值进入高估的时候。没有一个熊市不以牛市结束,也没有一个牛市不以熊市收场,只是牛熊转换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6、在用第一种方法划分出来的四个周期中:

第一个周期最低点市盈率为8PE,刚脱离低估区市盈率为11.7PE,我们假设定投完成后沪深300指数基金最终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9.85PE。第一个周期刚进入高估区市盈率为14.5PE,在高估顶部市盈率为18.7PE,我们假设分批止盈卖出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16.6PE。那么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假设成份股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个周期总市值增长率为(16.6-9.85)/9.85≈68.53%。第一个周期总计4年零5个月,平均每年收益率为:68.53%/4.42≈15.5%。

第二个周期最低点市盈率为10.8PE,刚脱离低估区市盈率为11.8PE,我们假设定投完成后沪深300指数基金最终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11.3PE。第二个周期刚进入高估区市盈率为14PE,在高估顶部市盈率为15.8PE,我们假设分批止盈卖出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14.9PE。那么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假设成份股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个周期总市值增长率为(14.9-11.3)/11.3≈31.86%。第二个周期总计约3年,平均每年收益率为:31.86%÷3=10.62%。

第三个周期最低点市盈率为10.4PE,刚进入低估区市盈率为11.8PE,我们假设定投完成后沪深300指数基金最终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11.1PE。第三个周期刚进入高估区市盈率为14.1PE,在高估顶部市盈率为17PE,我们假设分批止盈卖出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平均市盈率为两者的平均数,即15.55PE。那么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假设成份股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个周期总市值增长率为(15.55-11.1)/11.1≈40.09%。第三个周期总计约4年零1个月,平均每年收益率为:40.09%/4.08≈9.82%。

第四个周期尚处于建仓期,无法计算收益率。

前面已经完成的三个周期,每年的平均收益率约10%。实际上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都比较优秀,整体而言,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每年净利润都是增长的,而市值=净利润ⅹ市盈率(PE),净利润的增长必然会带动每年收益率的增加。如果再加上每年约3%的股息率,收益率还会更高一些。如果你严格按照在价值低估区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并在价值高估时分批止盈卖出,然后空仓等待下一次价值低估到来的投资策略执行买入和卖出计划,这应该是过去10年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比较真实的收益率。

7、下跌周期中空仓是归避沪深300指数基金高位向下价值回归的很好的应对策略,比如这一轮从2021年1月22日开始的下跌周期长达3年且还没有结束的大熊市,如果你能等到2022年9月22日沪深300指数触及低估线才开始建仓定投买入沪深300指数的跟踪基金,你投资的亏损程度和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

8、2014年5月9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底,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0的位置。

2016年2月29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底,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12.5的位置。

2019年1月11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底,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56的位置。

2015年6月15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顶,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9.6的位置。

2018年1月23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顶,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5.6的位置。

2021年1月22日,沪深300指数估值触顶,此时PE处于近十年百分位为98.5的位置。

从以上沪深300指数估值每轮周期触底和触顶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股市是非常极端的,低估之下通常还会有低估,高估之上通常还会有高估,所以不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要分批缓慢进行。

9、这一轮大熊市和2010~2014的超级大熊市很像,下跌时间都足够长,不言而喻,当时大家的心理状况和现在一样的糟糕,但在2014年5月9日沪深300指数触底之后,A股就开启了一轮大牛市,此后又迎来了三轮熊市和两轮牛市。所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要珍惜现在遍地黄金的熊市给我们制造的买入机会,也要学会承受建仓期必然会有的浮亏,允许一切发生,才会安然渡过冬天,迎来春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