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医药板块,相信会触及不少投资者朋友的伤心处,难免会引发愤慨,作为医药主题基金持有人之一,小数点真的是太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了。
而就在昨天,在各大指数都飘红的行情里,医药板块却是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唯数不多飘绿的那个,医药基金的持人不免觉得再次受到暴击!今天小数点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逐一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医药逆势下跌,缘何?
2023年7月31日,受到国家对医药产业链的整治、净化的影响,医药板块逆市下跌了1.63%。医药板块内部表现分化,仿制药方向重挫,医药器械板块同步下挫,CRO方向大涨。其中化学制药跌了3.32%,生物制品跌了2.98%,医疗器械跌了2.16%,中药跌了1.02%,医疗服务上涨了1.58%。
短期来看,医药产业链的整治净化会对医药板块有些干扰,但长期来看,实则有助于产业长远的发展,不失为一项短空长多的举措,未来有临床价值的资产将更具优势。
二、跌跌不休,医药究竟什么时候到底?
不少朋友来问小数点,医药的这一轮调整行情什么时候是个头?的确,医药行业这一轮的调整,从时间来看,从2021年2月开始调整,到目前仍然没有看到明显的反转态势,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
我们从估值水平来看,申万医药指数动态估值(PE)处于十年13.15%分位,也就是说,现在的估值比历史上超86%的时间都要便宜。稍好于2022年,但依然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而龙头股的估值是过去十年最低(类似2012-2013年的位置)
目前处于偏黄金坑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我们并不悲观。往后来看,中报期即将到来,有业绩支撑的医药板块还是会有相对收益。
数据来源于wind,2013.7.30-2023.7.31,生物医药(申万)指数(801150SI)。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不作为投资建议。
三、震荡磨底已久,什么时候能迎来拐点?
磨底了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迎来拐点、开启反转行情相信是医药基金持有人最关心的话题了,我们不妨从医药从大方向上分为两类资产去展开聊聊。
第一类资产是有业绩支撑的,偏成长医药资产。这类资产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过程有业绩可以持续验证,能按季度逐步去验证拐点的到来。
第二类资产是创新药资产,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投融资额对创新药影响比较大,而投融资额和全球的流动性相关,2023上半年中国创新药的投融资额筑底震荡,随着美联储加息结束,降息通道打开将有助于创新药投融资额慢慢回升,预计最早在23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可能开始拐点往上,到时中国创新药产业可能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周期。
四、下半年,医药板块究竟还有没有机会?
看到下半年,我们还是相对看好医药板块的表现会,有几个原因:
1)板块整体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这个位置很多时候也是个捡便宜的时间点;
2)复苏持续,医药内部盈利在边际变好,23年的二季度和四季度,考虑低基数效应,同比增速可能更高;
3)医保政策和集采政策都已经趋于稳定;集采降价稳定,常态化推进,边际影响减弱,而医保目录调整的高效开展将推动创新药产品加速进入市场,并对创新药企业形成正向鼓励。在上述政策的呵护下,医药行业或有望迎来较强的业绩复苏和估值修复。
医药板块到了相对便宜的位置,在现在这个位置,小数点建议大家不妨再坚持一下!对于看好医药的长期发展空间的小伙伴,不妨可以通过坚持定投的方式参与这个捡便宜筹码的好时机,摊薄持仓成本。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于wind,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