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银行存款“不见了”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某上市公司在银行中的几千万存款突然消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和质疑。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该上市公司并没有进行财务造假,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但却被用于抵押。
这种事件并非个例,之前已经有过类似案例发生。
在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排行中,证券公司理财已经赶超银行跃居第二。这说明,券商资产配置的专业认可度越来越高,而信托产品曾经是上市公司理财的首选,但由于近年来信托产品频频“暴雷”,行业风险上升、产品整体收益率下滑,上市公司对其认购热情下降。
结构性存款仍然是最受上市公司青睐的理财方式,2023年以来上市公司已经认购了3073亿元结构性存款。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大量募集资金闲置。而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很多行业不太景气,投资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选择。
此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喜欢购买证券私募基金产品进行理财。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已有19家上市公司公告认购私募产品,金额达到17.57亿元,创出新高。有公司豪掷2亿买私募,也有不少公司对量化产品感兴趣,还有百亿私募帮5、6家上市公司理财。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