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金融圈分析(金融圈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金融圈,一个存在于世界上的独特领域,数不尽的数字、数据、资本和交易错综复杂,其中的每一笔交易似乎都可以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引发涟漪。它像一张庞大的网,连接着全球的经济、市场和投资机遇。

 

虽然它听起来威力巨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圈子真的非常小,兜兜转转似乎总是那些人,今天是同事,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比如说你参加路演加了个同行,打开看他的朋友圈看看点赞,可能共同好友就有五六个……

 

金融圈真的是个小圈子吗?如果是,为什么会这么小呢?每年有这么多金融毕业生进入,难道这个圈子不应该越来越大吗?

 

在今天的推送中,职徒君邀请大家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金融圈子的本质、影响力,以及它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一、含金量越高,圈子越小

一个圈子,含金量越高,越是封闭,规模越不容易扩大,这是基于客观规律的事实。

 

有位金融大佬曾经说过,金融的圈子其实很小,层层链条之间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关联的共生关系,整个金融圈如同一个生态圈。在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所有生存者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抗忽悠能力都很强,个个都是名校精英。

 

越高端的圈子人越少,是因为筛选门槛高,方便后续相互之间建立深度联系,这才是有效社交圈。与之相反,什么是无效社交圈呢?像开派对一样乌泱泱一大群人,不论是谁都可以来,看着很热闹,实际上大家就是相互打个照面,对彼此都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转头就忘记谁是谁了。

 

金融在筛选门槛这一步已经把圈子限定得很小了,后续职业轨迹的交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交重合,所以两个金融同行加个微信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好友,再正常不过。

 

金融行业的筛选门槛之一,是学校背景

 

关于金融行业的校友圈,之前职徒君专门针对它写了一篇文章(详情可点击:金融界最牛校友圈盘点:这个爆冷黑马,清北都甘拜下风!),金融界的著名十大校友圈就是:清北复交人,武大厦大外加中财上财西南财。

 

学校是除了战场以外最能产生友谊的地方。可以说每个人步入社会以后,第一个能够倚仗的圈子就是校友圈。

 

高考能够考入这些学校的人,本来就是凤毛麟角,而在这些学校里最终能够进入金融行业的,更加是人中龙凤了。

图源网络

筛选门槛之二,是从业背景

 

金融圈子并不大,游走在金融界的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校友、同学、同事、亲戚、发小甚至前任。假如你知道人际关系的“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那么金融人们的最多就是三度、四度的关系,而金融的大佬圈子更是小,基本上都是“二度”好友,也就是说,虽然两位金融大佬此前可能素未谋面,但很可能彼此之间有至少一位共同好友能够帮助牵线搭桥。

 

举个例子,盘点“一行三会”领导的经历,多位领导在提任重要岗位之前,都有在农业银行历练的经历,然后从农业银行领导的岗位上升任正部级。

 

基于这些筛选,金融圈内的从业者通常会在行业内建立紧密的社交网络,加强行业交流,拓展业务渠道。

 

金融圈内有许多专门的活动,比如投资路演、研讨会、行业大会、晚宴、讲座等等,通常只针对金融从业者开放。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但也让金融圈看起来更像一个小圈子。因为这些活动的参与者们相互分享市场动态、政策变化等信息,范围仍然局限于行业内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流向非从业者。

 

可以说,在金融行业从业的过程,就是不断抱团取暖的过程。这种紧密的社交网络、相对封闭的信息流通环境,对外界的人来说较难打破。

 

二、金融小圈子,撬动大能量

虽然金融是个“小圈子”,但是千万不要嫌弃它小。换句话说,正因为它的“小”、门槛高,你才能够接触到更加高质量的信息,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接触到其他行业都无法企及的资源,帮助你开阔视野、提升层次。

 

金融行业作为资本的中心,掌握着资金的流动和分配。资金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创新、扩张等。金融机构通过融资、投资和贷款等方式,为各种产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在金融行业工作,会涉及到包括宏观经济、投资、风险管理等领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决策,提升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分析市场趋势、风险和机会,做出决策,制定投资策略等工作任务,也需要高度的分析能力、判断力和战略思维,使得金融er的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和多样性。

 

金融还可以延长你的职业寿命,不需要过多担心“中年危机”。

 

比如,互联网更多是在“追风口“,总是更加欢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创意和想法,也更愿意冒险。所以大厂的中年危机,来自于员工年龄增长后的“性价比”下降。而且越大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分工越精细,“螺丝钉化”较为严重。

 

而金融更看重的是你手里的资源,年轻人如果没有积累,很难给公司带来显而易见的收益,反倒是工作多年的金融人手握人脉资源更受欢迎。新财富的出现也助长了分析师个人的名气,35岁危机要比互联网少得多。

 

而金融人创业成功的概率,也比其他行业要高。毕竟相对而言,金融从业者会更加了解投资市场的规则和趋势,知道如何寻找融资机会,也更加具备辨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对数字也更敏感。

 

三、金融“小圈”如何混好?

既然金融是个小圈子,那么你在金融行业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口碑、工作表现,都变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假如你工作能力出色被领导赏识,后续可能会被大佬垂青,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如果你的口碑风评因为一些事件变差,整个行业也很快会传开,未来的从业之路很可能会走得非常艰难。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实力才是硬道理。金融行业变化迅速,新的金融产品、技术和法规不断涌现,作为在金融行业求职的应届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能力的深度和广度,跟上行业的脚步,把自己的竞争力维持在稳定的水平。

 

另外,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项目,展示你的专业能力和成果,打造“活的个人名片”。毕竟,在小圈子当中,自我推销和展示自己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再就是,与同行、客户、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遇到问题及时向行业中有经验的前辈导师请教。无论你是资深从业者还是刚刚入行,一个好的导师都能够及时帮助你,对你整个职业生涯都能够起到非常正向的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