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泰合健康实控人“失联”风波后,又一四川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带走”协助调查,至今未归,而这次故事的主角是金路集团的实控人刘江东。三年前,新光集团借壳金路集团只差临门一脚之际,却在某股神秘力量的干预下,刘江东虎口夺食,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入主金路,业界为之哗然。然而,三年过去,当初那场资本游戏背后的蛛丝马迹却逐渐显露,当初隐匿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在5月中旬,金路集团实控人刘江东于5月中旬左右被纪检委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至今未归,相关人员亦在接受调查。5月17日,金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江东暂不能履职,委托他人代理相关事务,不过,公司却对真实情况只字未提。据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刘江东“失联”,与金路集团三年前的蹊跷重组有关。
对于公司三言两语“不能履职”的描述,显然激起了投资者的好奇心,在深交所平台追问原因之外,更是引发了不能履职的猜测。根据公告,刘江东最后一次公开现身是在金路集团2018年第二次临时董事局会议,主持审议《关于增资入股新疆融创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议案》。
而耐人寻味的是,4月初另一“黑马富豪”泰合健康的实控人王仁果同样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失联”的原因也是牵涉到四川的一起大案,至今未归。有信源指出,王仁果与刘江东可能同涉同一案件。不过,就目前来看,是否真同涉一案件还有待确认。
三年前蹊跷重组
事实上,刘江东和金路集团的关联始于三年前的一次蹊跷重组。之所以说这次重组蹊跷,原因有二。其一,金路集团原本的重组对象是新光集团,却在审议重组议案前夕陡然生变,怪事一茬接一茬,先是部分股东接到电话,要求投反对票。后金路集团时任董事长张昌德、董事会秘书刘邦洪等分别遭到调查,导致重组失败。然而,在重组骤然停歇的敏感之际,刘江东却“虎口夺食”,摇身变成了金路集团的实控人。据接触过刘江东的媒体人描述,刘江东是一位浓眉大眼,光头形象,颇有江湖气。不过,在此之前鲜有人了解他。
其二,公告显示,在刘江东举牌金路集团期间,名为“张贵林”的账户亦同步买入。不仅如此,刘江东买入资金中的5.8亿元是从“达州市一马实业有限公司”(简称“达州一马”)拆借,由于无法取得达州一马相关融资资金来源证明文件,不能确定融资资金的最终来源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融资安排。
要知道,身处这一旋涡中心的金路集团,重组之路波折不断。而从过往的几任第一大股东看,似乎金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总是“命途多舛”。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金路集团,第一大股东为德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不过,后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多次变更。1998年—2009年,公司先后换了四任第一大股东。期间的2003年—2009年,金路集团曾由当时实力强大的汉龙集团掌控。但是,2013年背后的实控人刘汉在首度机场被抓,两年后被执行死刑。金路集团命运再度生变,由于公司经营困难,2013年8月,德阳国资委又重新接管了金路集团。
当时,德阳市国资委考虑到当时氯碱行业产能过剩、金路集团历史包袱重,决定重组。当时有数十家企业纷纷表明了意向,但在德阳国资委考察过后,最终确定了实力较强的浙江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光集团”)。该集团是一家集饰品、农业、房地产、投资、商贸等多元化业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旗下有30余家子公司,实力毋庸置疑。在2014年底,新光集团启动了借壳金路集团的工作。假如这次重组成功,无疑是双重利好。新光集团不仅可以将房地产业务注入金路集团,金路集团还可以保留原有的业务,并且德阳市国资委仍在金路集团董事会拥有席位。
从金路集团2015年1月19日停牌到与新光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刘江东仍未有一点动静,并且没有迹象表明他会反转局势成为金路集团的实控人。直至审议重组议案前夕陡然生变,先是股东大会审议重组议案,部分股东反映接到神秘电话,要求投反对票,后金路集团时任董事长张昌德、董事会秘书刘邦洪等分别遭到调查,后重组泡汤,而刘江东却在此时快速精准上位,成为了金路集团的实控人。
刘江东背后的达州一马
他是从何时开始盯上金路集团?从金路集团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看,刘江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从新光新团重组预案发布之后才开始有所动作,刘江东在2015年8月3日首次在二级市场买入金路集团,而后7个交易日不断买入。截至2018年8月21日,也就是中国证监会下发重组反馈意见的前一周,刘江东在8个交易日共买入金路集团3046万股,以买入的价格区间7.5-9.415元/股算,动用资金不低于2.3亿元。
这也就是说,2015年8月,在决定金路集团重大资产重组的紧要关头,达州商人刘江东在短短11个交易日内分两个时间段强力买入金路集团6091.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超过德阳市国资委所持股份(仅拥有总股本表决权的7.70%),成为金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一位和刘江东有过交集的人对其评价是“土豪”,但这次买入金路集团股份的资金却是另有玄机。2017年10月28日,金路集团一则对深交所问询的回复公告透露了其中的玄机,达州一马的身影浮出水面。公告显示,在在刘江东举牌金路集团期间,名为“张贵林”的账户亦同步买入。在刘江东买入资金中的5.8亿是从“达州市一马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达州一马”)拆借,而张贵林购买金路集团股票的2.45亿元资金亦从达州一马而来。但奇怪的是,张贵林在金路集团的持股比例最高曾达到4.89%,但却在2016年3月30日全部清盘至0。
刘江东于2015年8月25日,9月7日进行了公告,均披露无一致行动人,但无疑达州一马为刘江东、张贵林取得金路集团股份提供融资安排,刘江东、张贵林构成一致行动人。由于被四川证监局调查认定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六条和《证券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所述违法行为。责令刘江东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六十万元。
在刘江东取得金路集团实控人身份的过程中,达州一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查阅工商资料却发现,该公司已于2017年10月20日注销。金路集团在回复监管问询时称,无法取得达州一马上述融资资金的相关来源证明文件,不能确定融资资金的最终来源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融资安排。
而在刘江东入主之后,便开始了“保壳”运动。2013年-2015年,金路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6亿元、20.52亿元、16.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1.47亿元和0.1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1.84亿元和-1.4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1亿元、1.26亿元和0.45亿元。这意味这,如果2015年公司净利润为负,将被ST,随即开始出售子公司及部分存量资产。但尴尬的是,2015年金路集团仍然被ST。
而在刘江东入主后,公司事故不断,还死了人,在此之前并未发生此类生产事故。不仅如此,还因涉嫌信息披露不实等违法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立案调查。距离刘江东入主金路集团已经过去三年,而随着金路集团实控人刘江东于5月中旬左右被纪检委部门带走协助调查,金路集团未来的命运可能会再生变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