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长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和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有权益法和成本法之分,二者很容易搞混,下面是比较形象的理解:

 

成本法:懒,坐等花开,分钱才有份

权益法:讲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成本法下不需要考虑公司是赚钱还是赔钱,不需要为此做会计处理,只需要等待被投公司的股利分红。如果被投公司进行了分红,就可以做借方为应收股利、贷方为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特别省心。

 

权益法下就需要考虑公司是赚钱还是赔钱。假如A公司投资给B公司100万,占股20%,B公司盈利100万,那么A公司需要做借方长期股权投资100万×20%=20万、贷方为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如果被投公司亏钱了,对于A公司就做相反的处理。这就是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如果控制了被投公司,那么就必须用成本法。没有达成控制,就必须用权益法,不管母公司是重大影响还是共同控制。

 


现在,我们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会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

 

对于控制后采用成本法,我们可以试想:

母公司对被投公司的经营业务有决定权,可以决定被投公司是生产飞机大炮还是生产土豆茄子,也就是说,可以操控利润。

 

公司有时不一定希望自己公司的利润太高。因为前一年的高利润会要求后一年有更高的利润增长,如果利润增长不到,那么股民会对公司的成长性提出质疑。

 

所以如果公司认为母公司的经营业绩太好,就可以让被控制的子公司做一些赔本的生意,以此平衡当期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采用权益法计算,权益法对投资公司的影响是纸面上的,而成本法必须以实打实的分红才能影响母公司的经营利润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那就是在失去对被投公司的控制权的时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