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慧择网买保险可靠吗(有没有什么坑需要注意)

外行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实慧择在互联网保险算比较出名了。

它在2006年就开始做网上保险了,在2020年登陆美股,名声大起。

但这些不过都是外表,在资本的裹挟下,做大规模然后上市是必然的。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真正关心的还是产品、是服务、是体验。

所以话又说回来,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用户会买单吗?你的口碑能持续吗?

现在结果怎么样?

看下股价就知道了,投资人是最精明的,公司如果未来不能赚钱,会毫不犹豫地抛掉。

 

现在互联网保险已经很普遍了,各大平台,各路大V都在宣传保险,做着保险的生意,但正是因为这么狂热、内卷,里面的水平是层次不齐的,甚至很多不合规,挂羊头卖狗肉。

对于普通人来说,网上买保险这件事,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

无论买了保险还是没有买的,接下来我说的几点都非常重要,

因为保险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保障,说的直接一点,是救命用的,所有请认真看完。

1、哪款性价比高?

慧择主打性价比,其实就是给你推销最便宜的。

有的人嘴上说看品牌,服务,但掏钱的时候是最诚实的。

如果你真的看重服务,就不会只关注性价比。因为服务是有成本的,服务跟产品是两码事,对比产品就是对比两个汉堡的价格,有的人还要把外卖的服务也包含进来一起对比。

当然,选择便宜的没问题,毕竟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同。

我指的不要把价格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

所以这些平台很聪明的利用了这点,不断给你营造高性价比的错觉。

2、量身定制,AI智能风险测试

我们都希望被区别对待,都希望得到重视,这是马斯洛人性里的需求。

但互联网保险流水化,让量身定制成为了笑话。

当然,这是行业通病。

其实用户稍微对比一下就发现同质化严重,根本不存在定制,所以成交也特别难。

我觉得量身定制的前期是要会挖掘需求,也就是了解用户的真实情况。

这个了解不是说收入多少,房贷多少,这些数字上的。

更重要的是用户的心智上的。

比如用户是否了解保险,认可保险,我发现很多人销售保险,只顾着自己讲,经常默认客户有意向。

其实大部分人心里对保险是有疑虑,甚至是不信任的。

所以哪怕你的产品再好公司品牌再牛,也没用,就好比你再有钱,可女方心理觉得你是个骗子,你却还在那里吹自己有多厉害。

不瞒大家,我经常劝退用户,觉得帮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比成交一份保单更有价值。

3、产品测评,1000+款保险

慧择会宣传测评过很多产品,让用户看上去有专业的感觉,实际没用。

首先测评的维度太初级,只是基础规则,价格上的,没有深度,也就等于没有价值,在专业的人面前一击就破。

其次,太简单的东西容易模仿。

你看网上,数不清的测评,阿猫阿狗也会做个表来测评。

这种测评反而拉低了行业形象。

最后,靠测评买保险反而会后悔。

因为测评的目的让用户不要去思考,类似抄作业。

可如果连为什么要买保险都不搞清楚,只是冲着性价比捡便宜,是存在隐患的。

万一后面又出一个更便宜的产品,怎么办?

4、哪款收益高?

这两年疫情老百姓不愿消费,于是把重点转到存钱的年金险,然后不停地对比哪款产品收益高。

其实这是在迎合人性,买家和买卖都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

坦白说,保险压根就不是冲着收益来设计的,拿收益当卖点,是本末倒置。

但迎合人性才有市场,用户才喜欢,但真的有既安全又高收益的产品吗?

别太幼稚了,根本不可能的事。

至于客户发现被忽悠了,也是几年后的事了,那个时候证据早就没了,你又凭什么说人家忽悠你?

5、保险干货,1万+篇知识总结

有知识是好的,但对用户来说也是没用的。

你想想,你去买手机,会看1万篇手机干货吗?你去买辆车,会研究1万篇汽车干货吗?

肯定不会!

那为什么买保险要研究这么多知识?

学习是反人性的,用户是来买保险,不是来学习保险的。

做保险才需要学习这么多知识。

所以这种动机,是沉不下心来学习的,学了也记不住。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因为用户担心被坑。

无奈,只好把里面的知识都拿出来,让用户自己了解清楚,才能打消顾虑。

讲真的,保险交易成本真的太高了。

6、测评的底层逻辑

其实是你需要一个人来帮你分析对比,这个人专不专业我不管,但他一定分析过产品。

重点是他要给我建议,告诉我哪个好,哪个差。

然后我只需要拍脑袋做决定就行。

所以,测评既没有专业,也没有服务。

说实话,互联网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在复杂的保险面前,只能提升公司赚钱的效率,

用户如果这样草率的购买保险,等于给自己埋了一颗雷。

保险是非常复杂专业的,很多人自己研究几个月都整不明白。慧择的测评大多是浅层信息,深度的几乎没有,对比产品含糊不清,

比如前面提到的年金险,关键信息不展示,展示的信息有明显的诱导性。

当然,简化信息某种程度上有好处,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保险。但我觉得前提是负责的态度,专业的服务,就跟找医生看病,首先得诊断病情,然后才能开药。

轻易地给出结论,然后丢个二维码或者链接让用户自己去买……

到底是方便用户,还是方便自己赚钱呢?

假如用户遇到理赔纠纷怎么办?

找你们慧择吗?网上给慧择留言吗?

就算他们管这事,客服大概率会说,又不是我卖给你的,你自己买的,去找保险公司吧……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强调买保险就是买理赔,不能赔或者理赔麻烦还不如不买。如果现在图省事,到时候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非专业人士,别轻易在网上购买保险。

最后

敬畏保险,敬畏人性,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