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可转债经历了“黑色三日”,11日、14日、15日三个交易日,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下跌5.11%,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下跌1.14%。不过在下跌后的七个交易日内,可转债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反弹迹象。
2月23日,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80%。24日,在俄乌冲突升级,亚太、欧洲多国股市集体下跌,A股上证指数大跌1.70%的情况下,中证转债指数仅小幅回落0.57%。
从转债的发行来看,市场对可转债的热情依然高涨。就在24日,华友钴业发行的76亿元大额可转换公司债券(“华友转债”)引发市场抢购。
据悉,本次发行的“华友转债”是向原股东优先配售,配售后的余额部分向社会公众投资者进行发售。最终原股东的获配金额高达56.26亿元,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达1152万户,社会公众投资者获配金额总计19.73亿元,打新债中签率低于0.02%。
华友钴业是一家专注于钴、铜有色金属冶炼及钴新材料产品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航空航天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领域。1月12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华友钴业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亿元到4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17.64%-260.56%。
行情方面,华友钴业年内走势较稳,截至24日收盘,年内股价涨幅为2.81%,收盘价113.41元。
可转债下跌全因估值过高?后市仍有优质机会可挖
可转债引发抢购热潮的原因之一,是相对于股市的剧烈下跌,可转债市场表现平稳。年初至2月24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仅下跌3.53%,而中国A股指数同期的跌幅达到了8.45%。
和直接购买股票相比,可转债具有“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优势。股价上涨会带动对应可转债价格上涨。同时,持有人可以选择不转股,到期获取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这就导致了可转债的亏损是有底限的。因此,可转债的下跌通常会低于股市的下跌幅度。
不过,已进入转股期的可转债会更多受到股市影响,转股溢价率低、股性强的可转债受影响更大。如转债偏股策略指数,是“选取已进入转股期且转股溢价率低、流动性较高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的一种可转债指数。
年初至2月24日收盘,转债偏股策略指数下跌9.16%,超过了同期中证转债指数和中国A股指数的跌幅。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可转债调整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股票市场调整的影响,年初以来主要股指都出现了震荡下跌,可转债在前期体现了比较强的抗跌,出现了正股下跌多,可转债跌幅较小情况,导致了转股溢价率的被动快速上升。当主要股指轮番下跌后,可转债出现补跌,可以理解为是类似于杀估值走势。可转债跌幅开始超过正股,正是对于前期转股溢价率被动上升的一种补跌。
璞远资产总裁李敬恒表示,可转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转债指数年初以来的跌幅明显低于权益市场,转债市场估值大幅提升。李敬恒认为,可转债指数前期的连续下跌,是对转债市场高估值的修正。目前转债市场溢价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建议转债整体低仓位,同时挖掘回调较为充分的优质转债机会。
可转债基金年内“全军覆没”,私募解读今年债市走向
不仅可转债指数受挫,可转债基金也大多出现回撤。据私募排排网统计,目前市面上71只有业绩展示的可转债主题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全部取得负收益。其中有11只可转债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低于-10%,超7成的可转债基金收益率低于-5%。
相比之下,去年的可转债公募基金冠亚军——前海开源可转债、广发可转债A等都曾创造出超过40%的年度收益率。对于后续的可转债市场,投资者应如何看待?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对可转债市场的中期前景不必过于悲观,一是可转债市场的关注度在不断的扩大,市场对可转债的认知和需求都处在一个景气周期。二是市场平均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仍然在延续。三是经过调整以后,目前主要的指数估值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的位置,如果可转债正股出现普遍见底回升,对于可转债的估值会形成支撑。
相比可转债,年内中高收益债市场出现了更多机会。经过2021年底两个月的下跌后,中债-中高收益债券精选财富(总值)指数出现企稳上行迹象,截至2月24日收盘,年内小幅上涨0.63%。
不过从指数成份来看,中高收益债内部的差距比较悬殊。涨幅居前的“20金科地产MTN002”年内全价上涨35.98%,“20融创01”上涨19.26%。下跌幅度较大的“PR阿勒泰”、“16泸州兴阳债”等,跌幅均超过50%。
高收益债方面,璞远资产预计2022年房地产高收益债市场仍会存续,地产杠杆出清的趋势还将延续,只是过程会尽可能的缓和,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和出现民生问题。对城投债而言,隐性债务的“控增化存”仍是主线,“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范围或将进一步扩大。若再考虑到房企购地意愿下降拖累地方财政收入、城投融资政策偏紧等方面,未来不排除还有城投进入高收益债市场。
总体而言,璞远资产认为地产和城投债务出清还将继续,有保有压主线仍存,这亦是达到稳增长及形成良性循环的必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速系统化下降时,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或将爆发,打破刚兑和信用分化会带来对信用风险的重新定价,这也是债券市场化的必经阶段,长期有利于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展。
合晟资产表示,产业债中收益于较强的基建投资力度托底经济,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均呈现较好的景气度,这些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行业整体利润情况较好,在目前的稳增长环境和宽货币托底的背景下,爆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房地产行业1月销售、投资数据继续下滑,行业政策底已到但市场底还需耐心等待,政策层面的友好度在提升,但短期仍然要坚持选择优质标的,信用下沉的风险收益比较低。同时合晟资产仍维持2022年城投公开市场债券违约可能性很低的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