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合并主板与中小板。
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次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的总体安排是“两个统一、四个不变”。
什么是“两个统一、四个不变”?
其实,“两个统一”是指统一主板与中小板的业务规则,统一运行监管模式。“四个不变”是指板块合并后发行上市条件不变,投资者门槛不变,交易机制不变,证券代码及简称不变。
我们经常听到的主板、中小板,这些板都是什么来的?
主板指的是沪深主板,又叫一板市场。在上交所上市的主板企业股票代码以600开头,在深交所上市的主板企业股票代码以000开头。
中小企业板是流通盘大约1亿以下的创业板块。中小板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之前有规定,部分企业的条件达不到主板市场的要求,只能在中小板市场上市,并作为创业板的一种过渡。
中小板设在深圳交易所,股票代码是002、003开头。
中小板与主板有哪些区别?
一直以来,中小板和主板两者之间的挂牌上市条件、交易制度是不同的。通常来讲,中小板的流通盘在1个亿左右以下,相对主板市场而言较低。而且在上市条件方面,主板要求比中小板更严格一些。
此外,主板上市企业多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规模较大、稳定性较强、盈利情况较好的大型传统优秀企业。而中小板上市企业是相对主板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稳定性相对较弱的成熟期上市企业。
为什么要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
理由很简单,自从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出现后,在扩大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也暴露出了某些问题。
首先,深交所的主板已经很难体现出发行融资功能了。
自2004年6月中小板推出后,已经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据统计,2004年以来主板上市公司数量持续下滑,由484家减少至2020年的468家。至今也就仅有潍柴动力、美的集团、申万宏源、招商蛇口和招商公路共5家公司分别在2007-2017年间登陆深交所市主板市场。
与此同时,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反而得到迅速增加,由最初的38家猛增至1001家。
目前,深交所主板的市值为9.7万亿,中小板市值为13.7万亿。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无论数量还是总市值均远远超过深市主板。
其次,主板和中小板的企业类型已经高度重合。
当初中小板成立初衷是为了在降低风险水平的前提下,让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展起来,最后过渡到创业板和主板。
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本的中小板企业早已经成长为大市值企业。例如我们投资者日常熟悉的海康威视、比亚迪、顺丰控股和苏宁易购等。而且近年来也有许多巨无霸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如中国广核、鹏鼎控股等。
现在中小板的历史任务已完成,合并符合板块发展预期。
合并会影响投资吗?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27日,就有市场传闻中小板与深圳主板合并的消息,而且管理层并未否定传闻。当时国海证券还发布了一篇策略点评报告:《深主板与中小板拟合并,深所指数有望迎新一轮增长》。
那么,深交所整合主板与中小板,将有着怎样的意义?
第一,提高深交所市值竞争力
若合并达成,深交所沉寂已久的主板将得以重启,不再拘泥于市值的限制,深交所将重新接纳大型企业,新经济及新兴行业大型企业将为深市注入新的活力,改善深市现有市值结构,使得其资本市场更能反应、代表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板块定位更为清晰,分工更为明确
合并达成届时将形成主板+创业板的交易场所配置,其中主板专注于服务主业突出、优质成熟的中大型企业,创业板专注于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这样来看,板块定位更为清晰,分工更为明确。对企业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规模情况在主板和创业板中进行选择。
第三,深所指数体系和指数基金将面临调整
中小板指将消失或纳入主板成分形成综合指数。相应的,指数基金也将面临调整。比如跟踪主板的指数基金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而跟踪中小板的指数基金,将随指数的调整情况而调整。
目前深交所已经对涉及中小板的有关指数名称和简称作出了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中小板指数”变更为“中小企业100指数”,简称由“中小板指”变更为“中小100”。
“中小板综合指数”变更为“中小企业综合指数”,简称由“中小板综”变更为“中小综指”。
“中小板300指数”变更为“中小企业300指数”, 简称“中小300”保持不变。
“中小企业板创业板100指数”变更为“中小创业企业100指数”,简称“中创100”保持不变。
“中小企业板创业板400指数”变更为“中小创业企业400指数”,简称“中创400”保持不变。
从本质上看,深交所合并主板和中小板,把发展新兴产业上升到了更重要的一个层次,同时在加速推进注册制改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