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二三四五股票前景(三年重仓“科技+金融”解读)

7月27日,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三四五”)发布公告称,拟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债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二三四五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公告还提及,截至2017年末,二三四五及其子公司共有6笔为关联公司提供的对外担保,均与二三四五旗下的金融类、科技类业务相关

据二三四五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度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营业收入共32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83.75%;净利润9.48亿元,较2016年增长49.23%。其中互联网金融服务占比达63.97%,互联网信息服务占比仅为36.03%。

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一流综合服务商”,到“互联网+金融创新”战略,再到“新科技改变生活”的宗旨,自2015年确认转型以来,虽然二三四五股价“跌跌不休”,但从营收数据来看,“三易其宗”的二三四五确实取得了突破。

 

金融业务:三年蛰伏,终于在财报上有了“姓名”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二三四五在金融业务上的营收分别为912.73万元、2.06亿元和20.93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0.62%、11.84%和65.42%。粗略计算,金融业务3年的营收规模增长了230倍。

从籍籍无名到撑起企业营收的半边天,二三四五的金融业务只用了三年时间。

2015年3月3日,二三四五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二三四五海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随后又合资成立了上海善拢泗海投资管理中心(2015年6月)和上海薪想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7月)自此开始了自身在金融上的布局。当年年底,为了更好的发展金融业务,二三四五推出了2015年分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实际募资16.50亿元填充“粮草”。

2016年,二三四五在金融领域动作频频:

2016年1月二三四五与其全资子公司二三四五(香港)有限公司以各自的自有资金投资设立上海二三四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2016年5月,出资不超过4亿元参与发起设立华商云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占被投资标的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0%。

2016年8月,以自有资金9000万美元增资香港公司;同时网络科技子公司及香港公司分别以2.25亿元及7500万元增资融资租赁子公司。

2016年9月,以自有资金3261万元收购上海杨浦杨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完成后,占杨科小贷的股权比例提升为30%。

2016年11月,拟参与设立一支目标规模为5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且认缴出资10亿元,占首期20亿元募集金额的50%。

2016年12月,网络科技子公司出资人民币4.25亿元参与发起设立广州二三四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联网小贷公司”),网络科技子公司持股85%。

二三四五方面表示,依托“互联网上网入口平台”及推广优势、多年的金融软件研发及互联网运营经验,通过海量、精准的互联网流量资源和对于金融业务的重金投入,推动了2016年度该公司主打产品“2345贷款王”业务呈指数级增长:

2016年度,“2345贷款王”发放贷款总笔数411.75 万笔,较2015年度增长2937%;2016年度发放贷款总金额62.74亿元,较2015年度增长2160%;截至2016年12月31日,贷款余额超过13.76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713%;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较2015年度增长2075.93%,成为该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2016年是现金贷业务“2345贷款王”的一枝独秀,2017年则是二三四五金融业务横向扩张的时期。

截至2017年底,二三四五旗下已形成汽车消费金融、个人消费金融、商业金融三大业务方向:面向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2345贷款王”平台在报告期内稳步发展;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面向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的“2345 车贷王”及面向商户的商业金融业务“2345商贷王”平台等有场景的金融服务平台也已完成测试并上线。

2017年度,二三四五金融科技子公司计入报表范围的营业收入为19.93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866.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13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271.67%。

 

科技业务:重仓之下,未来可期?

近期二三四五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2018 年上半年度该公司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3.61%、26.94%、25.56%、34.64%,而这次增长的原因,则“主要系报告期内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所致”。

其官方对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解释为“加强WEB 端、客户端和移动端的资源整合,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加大信息流和精准营销的研发,商业化运营能力大幅提升”。

其实在确认着力发展金融业务的第二年,即2016年10月,二三四五就以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了上海二三四五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互联网金融方向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研发,为其他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逐步商业化。

就金融领域而言,随着监管的不断趋紧,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首的国内金融科技企业都在纷纷“去金融化”,携各方资源入局的“野蛮人”开始小心翼翼的退回护城河外,二三四五不外如是。

2017年底,二三四五成立新技术研究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此前,据接近二三四五的人士告诉亿欧,2018年度二三四五也将会着力发展科技类业务,如大数据、区块链等,这样的重心,从公开信息的披露上也能窥视一二。

首先是此次对大数据公司的增资。

据亿欧了解,此次增募资公布于2018年5月。二三四五解释称,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主要包括办公场所的购置或租赁,办公场所改造支出、机房设备与设施、团队建设等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业务稳定持续发展要求。增资的必要性有三点:

其一,大数据应用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大数据整体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4-2017》数据显示,2014年起,大数据应用市场进入的快速增长期,增长速度接近30%,预计2016年国内大数据市场规模总量将突破100亿人民币。

其二,大数据子公司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

一方面,大数据子公司可为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在产品模型成熟之后,大数据公司还将进入中小型企业市场;另一方面,大数据子公司的设立,可以进一步吸引优秀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大数据专家。

其三,二三四五在大数据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还比较薄弱,需加大相关投入。

大数据子公司设立后正逐步招聘人员,预计到2020年超过300人。部门设置上,大数据子公司计划成立大数据技术中心、云平台技术中心、行业模型实验室等来支持业务发展,需要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实验室等。

其次是关于区块链业务。

2345.com自2005年上线以来始终专注于“互联网上网入口平台”的研发与运营,核心产品“2345网址导航”用户规模超4900万,2345系列产品合计覆盖超过2.6亿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用户。

该公司自建了“2345王牌联盟”推广平台,包括王牌技术员联盟和王牌手机联盟。公开信息显示,经过7年深耕经营,目前联盟注册会员数超800万,覆盖27个省份,200多个城市,425个县市, 获得2345星级信誉认证的商家近2万家,累计发放积分价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2345王牌联盟” 使得该公司在发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能够降低自身的获客成本,为公司实施“互联网+金融创新”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而为了促进进一步的发展,“2345王牌联盟”于2018年1月进一步升级为“2345星球联盟”。“2345星球联盟”就是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等技术优势建设的,二三四五想要最终将构建一个用户网络行为的价值生命周期管理、收益按劳分配的去中心化与可信任的网络生态。最终这个生态是为什么而建设,想必已经在大数据子公司的发展路径中有所体现。

 

二三四五翻身了?

重仓金融,让二三四五获得了营收、利润的三级跳;重仓科技,二三四五显然也不甘落后。在当下Fintech的争夺战中,互联网公司携入口、灵活、平台性等优势飞速崛起,并且在AI、区块链的发展时代也以雄厚的资金占据着先发优势。于二三四五而言,翻身了?

现在这么说,还为时过早。

在2018年2月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中显示,2017年度二三四五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7亿元,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等,二三四五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大幅增长引起公司应承担的坏账损失相应增加所致。

而二三四五2017年度的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48亿元,低于其计提资产。

在二三四五未来押注的科技领域,目前来看前景也是不容乐观。

大数据方面,正如上文所说,随着监管趋严,国内互金企业纷纷转向TechFin。认认真真做风控成为了每家公司立命的根本。二三四五坐拥流量优势入局,以现金贷业务崛起,真真正正拼风控的时候却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市场已经泛红,杀得你死我活背后谁能突围?二三四五很难是第一批玩家。

此外是区块链。

2018年1月,二三四五(深圳)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市获批成立,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17日,注册资金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何涛峰,由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同月,旗下“2345王牌联盟”升级为“2345星球联盟”,并推出了“章鱼星球”。但是在推出当月,章鱼星球就被质疑为“变相ICO”。

近期在深交所互动板块,也有人对章鱼星球提出了疑问“章鱼星球产生的积分星可以分红,请问章鱼星球的运行模式,除了硬件销售利润外,怎么产生收益?分红会不会动用上市公司的利润? ”

二三四五方面表示,用户上网时产生的行为贡献将通过PoB价值贡献算法等区块链技术量化与挖取,并获取工作凭证(积分星),联盟的运营收益将参考“2345王牌联盟”的运作方式以推广费等形式、按照用户持有的积分星数量对应的份额进行分配。2018年上半年销售章鱼星球产生的收益将计入2018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截至发稿,二三四五2018年上半年财报全文尚未发布。

综合来看,二三四五是从流量起家,占据大量流量资源后,此后通过资产重组等系列资本运作登陆二级市场完成上市一跃。此后,二三四五未雨绸缪提早下手金融牌照,拿到小贷牌照与互联网小贷牌照,恰逢现金贷早期红利,二三四五掐准时机入场,盈利颇丰。有了利润支撑,而后横向延展“科技布局”。因为有金融业务的利润补给,所以二三四五“讲其它故事”看起来就毫不费力。

但是,在金融这个变化莫测的市场,一时的风口追逐的确能换来不菲的利润,但是要想长久发展,就不能是一时意气,还需要想好方向,稳步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