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俄罗斯瓦格纳兵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派言论、人民币持续走弱等多重利空来袭,6月26日,A股不出意外地低开低走,扛下了所有。
截至收盘,沪指跌-1.48%,深证成指跌-1.68%,创业板指跌-1.16%,下跌股票数量超过4200只,今年最坚挺的两个板块——TMT和中特估也未能幸免。但是“鲸落”之后,仅部分资金回流到光伏板块,更多的机动资金选择隔岸观火,等待合适的战机。
如何理解当前的局面?接下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分两部分来进行解答,第一部分梳理一下当前的热点资讯,第二部分我们来一起探讨下半年的投资策略。
No.1热点直击
人民日报: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通用人工智能加速走进现实,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预训练大模型蓬勃发展,形成了紧跟世界前沿的技术群。也应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通用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仍然任重道远。
老吴点评:近几日,虽然人工智能板块出现了大幅的回调(短期大概率仍需要一定的回调时间和空间),但是这一轮的人工智能革命才从刚从技术萌芽期到期望膨胀期演进,此时判定AI行情结束,还为时尚早。
资料来源:Gartner
离岸人民币继续失守7.23关口
6月26日,人民币汇率震荡走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3关口,刷新去年11月以来新低。
通过观察汇率与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呈现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若人民币升值,则股市大概率走强;若人民币贬值,则股市大概率走弱。所以才有了那句投资谚语:贬值无牛市。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老吴点评:随着后续稳经济政策的推出以及美联储加息临近结束,人民币汇率的拐点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现,大概率不会跌破去年的低点。
端午节旅游恢复情况弱于五一假期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2023年端午假期,无论是旅游出行人次还是旅游收入的恢复率,均弱于2023年五一假期,表明旅游业恢复斜率放缓。
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平安证券研究所
老吴点评:经济数据继续走弱,如果任由经济惯性下滑,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难。此处我支持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的观点:要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力度小了不行。要防止悲观预期自我实现;防止紧缩效应自我实现;防止经济螺旋式收缩的状况发生。要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出台宏观政策宜早不宜迟,能早出的政策早出,能快出的政策快出。
No.2智斗“八角笼之困”
当下的情形让我不禁联想到最近很火的两个八角笼,一个是千亿富豪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相约“拉斯维加斯八角笼”的决斗,另一个则是王宝强自导自演的关于普通人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面对生活不认命也不服输的电影《八角笼中》。无论是哪个八角笼,都特别契合当下的市场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考虑到国内经济库存/产能周期调整压力、海外需求放缓削弱出口、房地产市场修复空间偏弱及企业和居民的疫后“疤痕效应”等,复苏的速度与高度都有待验证,同时中美冲突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风险因素,在政治、经贸、科技领域都会给市场或行业带来冲击。中国经济很难再回到原先高速发展的状态,犹如八角笼一般被压制在里面。
其次,在艰难的宏观环境下,在增量不足的存量市场环境下,再像以往一样的普涨行情恐难再现,结构性行情大概率将成为常态。比如2019-2020的消费医药,2021的新能源,2022年的黑色系,以及今年的TMT+中特估。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不过在A股市场上,独领风骚的时间将大幅缩短,风水轮流转,背后无外乎都是周期的力量。
站在当下,不论是上半年一度领先的TMT+中特估,还是被持续暴揍的新能源、消费、医药,双方选手都有点乏力的迹象。那么下半年如何应对?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国内经济已进入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的过渡阶段,意味着后续需求弱、生产更弱的局面或将改变,价格下行基本进入尾声,随后也会逐步进入补库存阶段,经济数据也会好转起来。因此,对于国内经济不宜线性外推,过度悲观,更何况,下半年说不定超预期地给了政策呢?
其次,毫无疑问,从股债性价比、主流宽基指数的估值分位数对比,当前市场大概率仍处于安全的底部区域。,下行空间并不大。
基于此,提供以下应对策略:
核心策略:雪球+指增
该策略组合的核心底层因素便是整体估值处于低位,胜率和赔率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不动如山
如果还不熟悉这两个策略的投资者,抓紧联系您在建投的投资顾问吧,行情时不我待,毕竟连老胡都开了账户来抄底了!
资料来源:新浪微博
杠铃策略:TMT+中特估
在宏观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之前,追求效率的资金大概率还会坚守偏主题的TMT以及偏防御的中特估。此处引用远策投资投资总监陈殷的观点:驱动AI板块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和应用出现,投资逻辑也来自经济恢复偏慢下的行业比较结果,后续的投资价值主要受技术进展的牵引。中特估的驱动则来自当前环境下对央国企公司治理改善和竞争优势的相对比较结果,投资价值来自估值的吸引力和对安全防御性资产的资金配置需求。
一边是高风险的积极面,另一边是低风险的保守面,而这便是杠铃策略。我们当前的经济环境,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也曾经历过。当时的日本90年代面临外部与内部双重不确定时,同时配置高股息和科技行业的“杠铃策略”就比较有效。
当然,配置的时机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盲目追涨的话,遭遇20%~30%的回撤也是极有可能的。
逆向+定投:消费医药等低估值超跌板块
在增量不足的市场下,资金自然而然会流向当时的强势板块,而代价则是抽水其他板块。
消费、医药等板块,回调已经有2年左右,回调幅度也比较充分,估值也相对较低,投资价值愈加明显。当然,现在这个位置进场,大概率不会很快见到明显的收益,毕竟市场的热点不在这里。换个角度想,正因为市场热点不在这里,才给了我们更好的买入价格。除了逆向投资这些板块,还推荐采用定投的策略,这样可以在底部区域的投资中,不被短期的涨跌而影响投资决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