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被财务问题和郑爽事件缠身的ST北文(000802.SZ)早盘再度跌停,截至发稿报3.9元/股,近8个交易日已6度跌停,累计跌幅达28.7%。
因“被出具否定意见”戴帽
此前4月29日,ST北文的审计机构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0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并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包括:
北京文化对部分影视剧项目投资缺乏有效管控,对项目合同管理和预算执行未能实施有效监督,导致本期确认大额影视剧资产减值损失。
公司也未能确定原子公司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伙伴”)投资舟山嘉文喜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减值损失的具体时间,该项投资于2020年4月随世纪伙伴处置而转出。北京文化期末对世纪伙伴其他应收3.26亿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未在世纪伙伴股权转让时及时考虑此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
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北京文化于4月30日停牌,5月6日复牌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由“北京文化”变更为“ST北文”。股价从复牌之日开始,连续下跌五个交易日内下跌22.49%。
牵涉郑爽阴阳合同
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ST北文本身的财务问题之外,场外的郑爽事件也把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
郑爽被曝在拍摄电视剧《倩女幽魂》时,片酬高达1.6亿元,同时通过拆分阴阳合同的方式来躲避有关部门的限薪令及偷逃税款。
签订合同的另一方便是上文提及的世纪伙伴。尽管该公司已被北京文化出售,但与郑爽签订合同时,世纪伙伴仍是北京文化主营影视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2016年北京文化以13.5亿的价格收购世纪伙伴,并与之签订对赌协议,起初两年世纪伙伴尚能完成净利润目标,但自2018年开始,世纪伙伴业绩遭逢亏损,制作《倩女幽魂》的2019年更是巨亏6.3亿元。
北京文化似乎也“不堪重负”,于2020年4月28日晚发布公告,拟将世纪伙伴转手给北京福义兴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价4800万元,仅为当初收购价的3.56%。
低价甩卖的隔日,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长娄晓曦通过微博实名举报北京文化系统性财务造假,其中提及北京文化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到体外,并通过《大宋宫词》和《倩女幽魂》项目向上市公司输送业绩7800万元。
深交所就此事向北京文化下发关注函,公司方面回应,公司未发现在投资舟山嘉文的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形;经过会计差错更正后,公司未发现通过《大宋宫词》和《倩女幽魂》虚构无商业实质的交易和收入的情形等情况。
此番说辞却遭监管机构“打脸”。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0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目前该项立案调查尚未有最终结论。此外在北京证监局对其出具的警示函中,认定公司于2018年度多计营业收入约4.6亿元,多计净利润约1.91亿元。
经营危机难有转机?
虚增收入的背后,是北京文化愈发艰难的经营状况。尽管屡屡押中《战狼2》《我不是药神》《你好,李焕英》等爆款电影,公司仍然难以止损。
资料显示,2019年公司净亏损23.06亿元,2020年再亏7.67亿元,2021第一季度继续亏损2688.62万元。
今年年初公司更是一度陷入流动性危机,无法偿还5亿元的银行贷款。
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更是开始转让旗下超级IP《封神》系列的投资收益。
4月22日,北京文化发布重大合同公告表示,为分散投资风险,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压力,公司分别与西藏慧普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投资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封神》系列三部影片各25%份额,转让价格均为2亿元,累计合同金额6亿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公司已收到上述转让款5.5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以往票房的分配规则,扣掉专项基金、税费、院线和宣发分账,制片方能分到的票房比例大概在35%左右。
若注入重资的《封神》系列票房成绩不理想,北京文化无疑将雪上加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