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龙头中公教育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挫,从2月份的最高43元/股一路下滑至最低11元/股附近,期间夹杂着估值过高,教育“双减”政策的冲击,市值蒸发接近2000亿元。
今日(9月9日),中公教育早盘低开后股价持续上扬,午后封住涨停,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3.04元/股,市值回升至804亿元。
此前针对K12教育的政策出台后,所造成的是无差别伤害,由此引发的多米诺让不少在线教育公司的市值腰斩再腰斩,与之伴随的是整个教培行业的相对低迷。
中公教育被错杀的言论不绝于各平台股吧。
其实,监管的核心在于降低生育成本,改善人口结构。
而中公教育和其他在线教育公司不同的是,它主要面向成年人的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主营业务包括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
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参培人员的学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人口结构影响较小,且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受政策影响较小。
此前中公教育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未开展 K12 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对公司主营业务不存在重大影响”
纵向来看,中国职业教育正处在黄金发展的阶段,横向来看,亦是教育行业的黄金赛道。基于用户基数的广泛,劳动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参培率和支付意愿持续攀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超过8亿,2019年国内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为2688.5亿,同比增长13.3%,预计将在2020-2022年继续保持13%以上的增长。
具体到中公教育,其在2019年国内公务员考试培训的市场份额达到33%,居于国内第一,第二名是华图教育,市场份额约为15%,剩余的52%被其他机构瓜分。
从当前整个教育行业的变化来看,中公教育的一项风险在于,市场会担心其他教培机构的转型来抢这部分蛋糕。
但决定真正竞争力的是机构的师资力量,好的厨子往往是稀缺的。
回顾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逻辑,第一性原理,蕴含着产业演进的奥秘。
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例如“师资”之于教培行业的第一性,决定了在机构发展的任何阶段,师资力量都是支撑起产业的第一性。这样的第一性,不仅是行业演进的底层逻辑,也是让机构筑起核心竞争力壁垒的基本原则。
因循这个视角,审读职业培训赛道的种种脉络,豁然开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