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迈瑞公司分析(医疗器械何以穿越经济周期)

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策略”,迈瑞医疗的抗风险能力仍然很强。未来,稳中求进将成为迈瑞医疗的战略主线。

 

10月27日,迈瑞医疗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

第三季度,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7.6亿元,同比增长23.35%。整体看,迈瑞医疗的营收、利润依旧稳定高速增长

作为行业龙头,迈瑞医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跻身全球产业链第一梯队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大疫三年,一波强劲的医疗器械需求袭来。仅2020年,迈瑞医疗向全球供应超过50万台抗疫设备,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彼时海外供应链中断、应急需求迫切,迈瑞医疗凭借稳定的供应实力突破了更多国外高端医疗机构。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缓和,国内外医疗市场的需求结构正发生变化,抗疫物资需求削减、常规设备物资需求正逐步复苏。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政策也在改变,最近几年,集采、阳光采购、DRG/DIP等医改政策相继推出,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后疫情时代,中美博弈与地缘政治关系波动,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或面对更多挑战。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的新基建也在带来医疗行业的新一波利好。复杂的局势之下,如何做好未来医疗器械行业的生意,正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何以穿越周期?从全球业务与产业链布局情况看,迈瑞医疗的应对举措正在发力。

 

三大主业贡献营收,拳头产品引领增长

 

目前,迈瑞医疗的营收主要靠三大主营业务拉动。

迈瑞医疗2022年半年报显示: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收入最多,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72亿元,同比增长12.47%;体外诊断(IVD)业务增速最快,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1.43亿元,同比增长29.82%;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32.64亿元,同比增长22.20%。

三大业务板块,产品线完整,各有其拳头产品。一些产品甚至已经做到世界引领的水平,抗风险能力极强。

据迈瑞医疗统计,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中,A8/A9超高端麻醉机推出后,2022上半年,公司的国际麻醉机业务增长超过80%,美国市场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数百万美元的麻醉机订单。

迈瑞医疗的IVD业务中,2022年上半年,血球 BC-7500 系列在国内复旦TOP100医院中继续新突破5家、TOP100妇幼儿童医院中新突破18家,完成千台装机,实现收入近3亿元,超过了去年的收入。迈瑞医疗三季度财报显示,受益于海外常规试剂业务的完全复苏和重磅仪器的装机,化学发光引领增长。

医学影像业务,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全新高端超声R系列和全新中高端超声I系列迅速增长,带来了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的突破。迈瑞医疗半年报显示,二、三级医院占国内超声收入的比重连年提升,高端超声收入占国内超声收入已超50%。

最近一年,尽管疫情红利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迈瑞医疗常规业务与产品的销量保持增长。今年以来,海外的常规诊疗量、体检量、手术量均得到显著恢复,使得常规试剂消耗量实现了完全复苏。在国内,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DRG/DIP支付改革加快覆盖速度,也为高性价比的国产医疗产品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带来了新机遇。

尽管一些市场人士担心,集采可能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减损创新动力,但迈瑞医疗在8月底的投资者见面会上回应,集采主要是压缩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集采本身对于掌握核心技术和原材料的国产优质企业而言,是一个加速国产扩容、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去年11月,安徽省开始执行化学发光部分项目集采。至今年二季度末,迈瑞医疗的化学发光业务的仪器装机与试剂上量均在安徽实现迅猛发展,其中仪器新增装机近120台。据迈瑞医疗统计,该数量占安徽新增装机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公司快速进入了近30家三甲医院。试剂方面,今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化学发光业务在安徽省实现了近80%的增长。南京的谈判与市场拓展也是也类似。截至目前,受益于集采政策,迈瑞医疗的化学发光、生化、凝血实现了大量三甲医院的空白突破,并且装机机型大多数为最新款重磅仪器。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费用往往占据中国医疗健康企业的开支大头。集采推行后,迈瑞医疗的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2021年上半年为14.67%,今年上半年降至14%。而在时间更早的2015-2017年,迈瑞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达27%、26.5%、24.4%,降低趋势明显。

如今,各地政府支持医疗新基建扩张,迈瑞医疗作为行业龙头,更是有望成为受益者。

今年二季度,迈瑞医疗有少部分项目因疫情而延缓,但医疗新基建贡献的收入同比仍大幅增长,其中对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贡献依然最大。

据迈瑞医疗统计,从可及市场角度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仍然还有超过220亿元。9月,卫健委通知,拟用1.7万亿财政贴息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再度加码新基建。可见,市场存在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未来,迈瑞医疗的全线产品、全院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三瑞”生态系统有望更好地支持中国智慧医院的建设。

同时,迈瑞医疗也在布局新增长点,新兴业务包括微创外科、AED等,同时还在探索超高端彩超、分子诊断等种子业务。

三季度财报显示,迈瑞微创外科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翻倍增长。而根据其半年报,AED在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挪威等欧洲国家实现了大规模的装机。

目前,迈瑞医疗的微创外科产品主要发力硬镜。据第三方机构众成数科统计,在2021年医疗机构硬镜招投标中,迈瑞医疗以中标总额2.2亿元、总量186件占7.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此外,迈瑞医疗已连续两年在硬镜品牌的中标中位列国产第一。

 

稳定供应链,抓住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

 

成为一家全球化发展的医疗器械企业,是迈瑞医疗坚定的战略方向。

目前,迈瑞医疗已经实现国内、国外业绩双轮驱动。2022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在中国区实现收入约92.77亿元,同比增长约21.82%;海外市场实现收入60.79亿元,同比增速17.74%,其中,北美区域实现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速约36.87%,拉美地区实现收入约11.12亿元,同比增速约28.11%。若剔除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这三类新冠相关产品,海外市场增长超过40%,其中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增长超过50%。

目前,迈瑞医疗已经成为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财报显示,2020年,优异的产品性能、应急生产和交付能力,帮助迈瑞医疗在国际市场完成了700多家高端客户的突破,超过历年国际市场高端客户突破数之和,公司的品牌推广因此提前了至少五年。

2021年、2022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在国际市场又分别突破超过700、400多家全新高端客户,同时实现了总共约1100已有高端客户的横向产品突破。国际化的增势不可谓不猛。

当然,从存量指标看,迈瑞医疗离美敦力、雅培等国际医疗器械巨头还有相当距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否继续向国际一流医疗器械企业迈进、与巨头掰手腕,将取决于迈瑞医疗稳定的供应能力与自主的研发能力。参照以往经验,国内外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防疫封锁、原材料断供等风险,在未来,迈瑞医疗首先需要确保稳定的生产能力。

为此,在国内,迈瑞医疗已经布局了五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光明基地、南京基地、武汉基地、砀山基地、龙华基地。今年6月,迈瑞医疗的全球供应链总部基地——龙华科技产业园(龙华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将建设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制造基地以及一系列配套设施,推动迈瑞医疗全面升级全球供应链布局。预计到2030年,龙华基地将承载迈瑞集团供应链60%以上的产能,配合迈瑞的深圳光明基地,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带领迈瑞医疗深圳制造板块的总产值突破2030年的千亿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龙华基地还将全面推进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集成仪器自动化总装产线、试剂的“黑灯工厂”以及自动智能的场内物流调度、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等等,为迈瑞医疗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的多产线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而在国外,迈瑞医疗已经在约40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国外的子公司主要承载销售与研发等功能,与国内配合,搭建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

目前,迈瑞医疗在全球设有十大研发中心,海外涉及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等区域。财报显示,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达22.87亿元,同比增长27.4%。截至2022年9月30日,迈瑞医疗共获授权专利391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42件,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不仅如此,迈瑞医疗还采取外延并购、内生研发“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强韧供应链。2021年,迈瑞医疗并购海肽生物,补足IVD业务上游的原料自研短板,可保障未来原料供应安全及成本优化,减少“卡脖子”威胁。而此前的2008年,迈瑞医疗收购了美国Datascope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获得部分关键技术,加速国际化转型。2011-2012年,迈瑞医疗密集布局了IVD、输注泵、骨科及内窥镜业务,不断扩充产品线。2013年,迈瑞医疗收购美国彩超品牌ZONARE,布局欧美市场高端超声影像业务,借助其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图像质量。

高禾投资研报指出,医疗器械行业具有碎片化和离散制造属性,不仅各个细分领域之间差异较大,而且产品技术更迭速度也较快,新技术对于旧技术的影响往往具有颠覆性。从市场角度来看,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天花板明显,若无法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激烈的外部竞争将迅速拉低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并购才能突破单一产品的天花板。实际上,并购是医疗器械国际巨头美敦力、罗氏、史赛克、GE医疗、飞利浦医疗等扩张的共通经验,也是迈瑞医疗向全球中高端、高端市场进军的必然要求,也将有助于加速国产扩容。

在中国,医疗器械许多细分产品领域还有国产扩容的空间。兴业证券的研报显示,在彩超、内窥镜、MRI、化学发光、血球分析等医疗器械领域,进口产品的占比超过了国产产品。未来,迈瑞医疗相关产品的国产市场空间仍然很大,这将成为推动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目前,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张。根据BCG波士顿咨询的分析数据,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830亿美元,预计2030 年为7700亿美元,2020年至2030年,全球市场的复合增速维持在5%。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2021年至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左右,在未来一段时间维持快速扩容态势。

据统计,迈瑞已布局的三大产线和四个高潜力业务所对应的国内、国际可及市场空间分别为1200亿元和7100 亿元,而2021年迈瑞的国内和国际收入分别约为153亿元和100亿元。可见,迈瑞已布局的业务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尤其以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为首的市场将成为迈瑞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尽管受经济环境影响,医疗股整体较去年走弱,但迈瑞医疗仍是一家基本面稳健、经营效率高效的企业。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迈瑞的管理费用率约为4%,自2018年(8.68%)、2019年(6.88%)、2020年(6.77%)以来不断下降;截至2022年9月30日,迈瑞医疗的账面资金仍有154.39亿元;前三季度,迈瑞医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7.42亿元,同比增长10.57%,显示出健康稳健的财务状态。

综合观察,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策略”,迈瑞医疗的抗风险能力仍然很强。未来,稳中求进将成为迈瑞医疗的战略主线。随着全球常规业务复苏,国际化市场的不断开拓,迈瑞医疗有望实现稳健增长、穿越周期,继续向全球一流医疗器械企业进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