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最近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136,876.1~144,876.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05%-52.81%
2022年初再次反扑的YQ,让分众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在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广告开支锐减。
今天看,分众的股价再次跌到了6元以下,我把最近分红和卖可转债新債的钱补了进去。
但选择分众倒也不完全是对它一无所知。
这家企业我在14年就已经很熟悉了,那时在一家创业公司任品牌策划,公司的产品是一款户外LED智能设备,我们的盈利模式和分众一样,通过铺设LED设备,获取其他企业的品牌广告投费用,因此,分众作为国内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体成了我们的首要学习和研究对象。
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他们的资料,主营业务,城市占比,日均播放量等等,到现在都记得,那时的分众已经是中国梯媒龙头。
当然,我要到现在才知道,当初的分众在美国上市,经历了江南春任性地投投投后,业绩不是腰斩而是竖着斩,86亿剩了个零头。后来他才回归到初心,专注一个领域做大做强。
时间再往前,我对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大学时就看了不少企业传记,总结那些取得成功且传承几十上百年的成功企业,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品牌。
品牌又不单单是一个logo,一个名称,一句slogan,而是它背后代表的时间沉淀、产品品质和用户信赖。
2018年,看江南春的《人心红利》,他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中国经济目前现状是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已经消失,接下来中国企业要比拼的是人心红利,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进入到一个需要比拼品牌竞争力的时代了。
后来看吴晓波写《激荡三十年》,对此很是认同,中国的企业经历了野蛮式生长后,那些留存至今仍发展良好的,必然会走上一条品牌化道路。
而如果想让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是广告。
试想,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市场部的负责人,需要推广企业品牌,在目前的情况下,你有哪些方式呢?
简单总结无非是线上和线下,线上可以选择新媒体,流媒体投放广告;线下最大的广告载体无非电梯广告、地铁广告、影院媒体广告等。
Okay,那继续深入,如果想投线下广告,你肯定希望覆盖的点位越多越好吧?
有哪个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呢?
答案显而易见。
分众传媒
其实想明白了这些,投资分众传媒几乎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
除非它的业界龙头地位受到要挟,或者因为YQ的原因,行业格局大洗牌,人们对于广告投放寻找到更合适,效果更好的方式。
根据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底,以楼宇媒体点位数计,分众传媒拥有的媒体点位数量排名第一,分众传媒在写字楼和住宅楼领域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2至5位 竞争对手之和的1.8倍;以覆盖电梯数计,分众传媒在写字楼和住宅楼领域均排名第一,分众传媒是中国最大的办公楼媒体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社区媒体集团。
关于分众财报分析的文章有很多很多,我自己也看了好几年的,稳定的营收增长,稳定的客户,境内境外的持续布局,至少从财报看,这依然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今年中报披露可能的腰斩原因也不难理解,作为核心区域的上海,贡献的营收占比不小。
加上YQ第三年,很多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现实:把钱花在刀刃上,活着最重要。
这几年新媒体、流媒体等线上渠道占据了大家更多的时间,品牌IP打造不仅仅只有投入线下广告一个方式了。
搭建团队,自主运营品牌IP,已经成为许多品牌的新选择,在这个赛道里,前期的投入一旦成功,后期带来的流量和品牌效应不是线下媒体可以比拟的。
但就目前来看,分众仍然会是线下广告投入的最好选择,同时,因为中报预告的净利润腰斩,一定会出现不少入坑的机会。
今天出现的6元以下买点,或许只是开始。
作为广告行业,虽然看似是非周期行业,但它的营收却受经济影响很大,所以在估算买入点时我采用的是席勒市盈率估值法。
通过计算得出分众传媒近10年平均净利润为33.9亿元(净利润);
目前无风险收益率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3%,估值下限为33倍
2022年合理估值 = 33.9X33=1118.7亿元
合理估值的70%作为买点,即总市值为:783亿元
合理估值的150%作为卖点,即1678亿元。
从2012年至今的K线图看,最近十年达到卖点的次数还是非常多的,比如2015年,2018年和2021年。
有人说,5.91元也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价格吧?没到你自己计算的买点啊?
计算的买点只是一个参考,目前现金拿在手里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投进去问题也不大,自然就放进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