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规则体系,优化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引导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及配套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
《办法》修订后共六章,82条,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一是明确登记备案原则,引导私募基金行业回归本源;二是明确管理人登记标准,适度提高行业规范要求;三是明确私募基金业务规范,促发展与防风险相结合;四是完善登记备案信息变更,加强信息披露和报送;五是丰富自律手段,实现全流程自律管理。
对于此次《办法》及配套指引的发布,私募机构的关注点各异。
致顺投资关注到,《办法》中对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相关规则进行更新完善。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也主要关注到产品备案等方面的内容。在郑晓秋看来,《办法》规定,私募证券基金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此前对最低募集规模并未做规定,通常产品达到200万即可申请产品备案。因此,该规定将大幅提高产品规模门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大量备壳的非真实募集行为。此外,郑晓秋还注意到,《办法》对不予备案和暂停备案的情形做出说明,这对管理人日常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对私募风控相关内容比较关注。熊林表示,《办法》中规定,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当独立履行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检查的职责,不得从事投资管理业务,不得兼任与合规风控职责相冲突的职务等。“我们认为,私募风控应遵循独立性原则,近两年私募业绩回撤更凸显了风控的重要性。睿亿投资实行总经理兼任风控总监、董事长兼任投资总监,对风控完全隔离严格执行,总经理拥有对风控的一票否决权。目前来看,公司产品很好地控制了回撤并产生一定的绝对收益。”
此外,受访私募普遍认为,《办法》的修订有助于提高行业规范要求,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进一步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规范与扶持下,我国私募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本次征求意见稿延续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强调扶优限劣,有助于行业持续稳健发展。”紫阁投资说道。熊林称,《办法》的修订从私募登记备案、团队资质、合规风控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规则的科学性、透明度和有效性,促进优胜劣汰,对行业健康发展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郑晓秋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私募基金行业的整体门槛和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另外,对实控人和管理团队要求的提升,也有助于私募行业高质量专业团队的发展,促进行业长期良性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