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你,有着体面的学历,收入不菲的工作,生活自由,夫妻恩爱。可是,再不养个孩子,就快变成高龄产妇了~也许这些年没有经济压力的生活让你少了些理财和储蓄,多了些心爱之物。一旦孩子降临,将打破现有生活的平衡。这时,你应该考虑哪些人生目标,做哪些理财投资呢?让我们来看看金先生和金太太的案例。
理财目标
尽管看起来距离金先生和太太退休还有25年的时间,但是金先生说,目前最着急的事情是平衡“教育”和“养老”两项重大任务“以前没有孩子,生活支出中并没有孩子的费用,而且由于没有提前考虑生育的事情,我们也没有为养育孩子预留资金,所以结婚以来的这些年,消费标准一直比较高。而在理财上,除了买些银行理财和股票基金小玩一点儿,没有特别去储蓄和理财,可以说没有太多理财意识。”
尽管金先生和太太年收入也不少,名下也有了一些积蓄,但当孩子真的降临,他们算了算未来养孩子的账,仍然觉得不够充足,感觉到培养理财意识迫在眉睫。“我们也都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深知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所以现在我们有了孩子,就一定会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这样说来,花费绝对是个无底洞。尽管我们俩夫妻社保齐全,但是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当我们退休时,孩子才刚步入社会,支持孩子成家立业和养老两块同时要花钱,而我们的收入却要减少。所以,可以想得到的是退休以后我们对财产性收入的依赖会越来越大。因此,现在必须要做个万全的理财方案才好。”
金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
以下是金先生的家庭收支状况,金先生和太太每月税后工资总收入一共4万元,扣减各项基本生活支出和娱乐休闲购物以及房贷,结余在1万元左右。
金先生家的月收支状况(单位:元)
收入(税后) | 支出 | ||
本人月收入 | 25000 | 基本生活开支 | 10000 |
配偶月收入 | 15000 | 娱乐休闲购物 | 10000 |
其他收入 | 0 | 房贷 | 8000 |
合计 | 40000 | 合计 | 28000 |
每月结余 | 12000 |
算上年终奖,金先生和金太太每年约有60万的工资总收入,工作了八九年,银行理财等各项财产性收入还有将近10万元,年收入约70万,扣减旅游、孝敬父母、人情往来和奢侈购物等支出,每年能攒下来的钱才不到20万元。用金先生自己的话来说,确实是“结婚以来的这些年,消费标准一直比较高”。
金先生家的年收支状况(单位:元)
收入 | 支出 | ||
金先生年终奖 | 80000 | 旅游 | 80000 |
金太太年终奖 | 60000 | 孝敬父母 | 30000 |
理财收益 | 80000 | 人情往来 | 10000 |
奢侈购物 | 80000 | ||
其他收入 | 0 | 其他支出 | 0 |
合计 | 220000 | 合计 | 200000 |
年度结余 | 20000 |
金先生和金太太是比较幸运的一对,大学毕业不久,就在双方父母的资助下购买了房子。每个月8000元左右的房贷支出,对两人的收入来说不算压力。倒是这些年房子不断升值,使得金先生和金太太的家庭资产状况显得十分稳健,两人购置的迈腾,用了几年,未来几年还可以继续使用,暂时没有大笔开支需求。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单位:万)
家庭资产 | 家庭负债 | ||
活期及现金 | 10 | 房屋贷款 | 150 |
基金(市值) | 30 | 消费贷款 | 0 |
银行理财产品 | 80 | 信用卡贷款 | 0 |
股票 (市值) | 30 | ||
房产(市值) | 500 | ||
汽车(市值) | 15 | 其他贷款 | 0 |
合计 | 665 | 合计 | 150 |
家庭资产净值 | 515 |
针对金先生和金太太的这种状况,理财师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保障规划早打算
为人父母,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有一个小生命要去抚养。父母双方中的任何一位,都在子女的成长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无论哪一位发生意外,都将对子女的生活、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夫妻二人的保险保障,是首当其冲的任务。金先生和金太太已经有基本社保和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所以可以拿出每年结余资金中的部分加强家庭的“防护网”。
首先是意外、重疾保险。金先生和金太太的收入对于家庭来说都是重要来源,任何一方不管因为何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都会极大地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尤其一旦遭遇重疾,公司也不能为不能继续工作的员工提供长期医疗保障。因此,在金融工具的运用上,首先需要加强这部分的配置,从而给孩子的成长持续稳定的经济基础。以目前香港保险为例,缴费期20-25年,按照金先生和金太太的年龄,每年总计不到1万美金,就可以为两人购买保额合计为200万人民币的重疾保险,并可以附加意外险。对于金先生的家庭状况而言,支出5-6万人民币显然不会构成负担。而且这种返还型的重疾保险,假如没有发生赔付,还能在一定年限后提取原有保费+投资收益,一定程度上还能贴补晚年生活,或者传给下一代。
当然,假如家庭财务状况难以承担,也有消费型的重疾保险,只不过消费型的重疾保险,每隔几年就要调整一次保费,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成本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是储蓄型寿险。有了孩子以后,很多父母都感觉,多少钱都不够用。因此,通过保险的手段进行强制储蓄,就好像把家里的银行卡剪一个角藏起来,在退休以后可以补充退休金,也可以用以支持孩子成家立业。以时下香港某保险公司的储蓄型寿险为例,每年缴费1万美元,缴费5年,保额接近80万人民币,要是缴费10年,保额还会更高,20年期的年化收益率测算起来可以达到6%,如果退休后不需要提取,这份保障还能作为财富传承的有力工具,有效规避遗产税和债务风险。随着收入的增长,下一个五年或十年,还可以调整保费,继续购买新的保险产品。
教育规划不可少
我们来算算孩子的教育成本。随着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成本也逐年攀升。从早教,到入园,再到小学、初高中,最后大学,每个阶段都开销不小,更别说若金先生夫妇还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打算。眼下甚为流行的早教课程层出不穷,每年花销在0.5-1.5万元左右。小学、初中阶段,公办学校费用较低,但是免不了家长会报名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这样每年花销月1-2万元。若就读民办,那开销就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高中三年的各种教育费用,大约在5-10万元。大学费用则会更高,国内就读的话,四年费用大约8-15万。而若是出国留学,那每年20-40万的费用更会让家长不堪重负。这些还不包括孩子的生活费、保姆费、医疗费、旅游娱乐费用。这样算下来,养育了孩子以后,小两口将会有20-50万的国内教育费用,或者100-200万的国外留学费。
用定投的方式来积累出国留学这笔费用,无疑是较好的选择。日积月累的投资,让小钱慢慢汇集成大钱,让大风险慢慢融化和分散,就是定投的最大优势。我们举例嘉实沪深300ETF链接基金,五年平均年回报6.67%左右,那么18年后,要达到200万左右的资金目标,每年定投5.7万元即可。
尤其,假如能够对定投进行优化。如A股指数在4500点以上的时候,大幅减少定投金额,指数超过5000点就停止定投并考虑阶段性赎回;A股指数在2500点一下增加定投金额,指数一旦跌破2000点大幅提升定投金额,那么长期的定投年化收益将远远超过上述案例,从而使得每年无需投入5.7万元就可实现200万左右的资金目标。
目前定投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有些银行推出了按日定投、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多种多样的选择,不仅能让风险更加分散,同时也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开源节流做理财
开源和节流,两者缺一不可。有了孩子,日常花销可不能那样随心所欲了,日常开支稍作优化,就可以用来贴补孩子的生活支出和早期的教育开销了。此外,金先生和金太太夫妇二人在旅游和奢侈品消费上每年花费不小,这些支出若能降低30%,每年节约的5万元就可以补贴一部分保费支出。
其次,开源比节流更为重要。对于一个成长期的家庭来说,通常建议用储蓄中的30%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10%投资大额存单、货币基金等安全系数较高的品种,另外60%用于中等风险的投资品种,来提高整体的收益率。就金先生和金太太家的状况来说,目前银行理财的比例较高,不妨等银行理财到期后,分流一部分做有风险保障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在整体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提高理财收益。同时,时下证券市场状况欠佳,也不妨把这部分配置转换成黄金定投、保本基金等产品。按照120万金融资产计算,年化收益率若能达到10%,每年将提高理财收益50%。
随着金先生和金太太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信托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基金专户产品、私募基金等,都将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假如未来家庭有置换房屋的考虑,在金融产品和地产配置之间进行切换,也能灵活地满足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