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指数基金估值表(136期):
1. 格雷厄姆指数为2.21,A股市场整体处于低估区域。
本周,代表A股的中证全指下跌-1.53%,代表港股的恒生指数下跌-3.62%,代表美股的标普500指数上涨+0.32%。
当前格雷厄姆指数值为2.21,处于近十年10.18%的百分位。从A股历史来看,格指低估极值为2.5左右,市场如果继续调整,将进入历史极佳10%的投资区间。
A股有三组数据很有意思。
1. 从历史来看,市场处于极佳投资区间的时间大致在10%左右,剩下90%的时间投资机会一般。
和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极佳的投资机会其实并不常有。
像过去十年,A股只有2012-2013年、2018年、2022年出现,并且每次出现延续的时间并不算长。
从规律上来看,基本上3-5年会出现一次,这也是市场短期非常低迷和恐慌的阶段,同时也是股票基金投资的最佳阶段。
能否逆势而为,是成熟投资者的重要能力之一。
2. A股大涨的日子不超过10%,其他超过90%的时间里,通常是阴跌或者横盘震荡。
这点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上涨起来很快,调整起来很慢,牛短熊长波动大,是A股显著的特点。
忍受不了市场长期的折磨,这也是很多投资者被劝退的主要原因。
耐心,是投资者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虽然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就像家长给自己孩子辅导作业一般,真正能够控制情绪、保持耐心的少之又少。
3. A股投资者当中,只有10%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胜者,剩下的90%不赚钱或者亏钱。
很多人来到这个市场雄心勃勃,相信只要通过努力,一定能够赚到钱。
然而“七亏二平一赚”的说法,揭露了在市场中赚钱的难度。
各种投资标的、各种技术流派、各种独门绝技,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让你深陷其中数年而无法自拔。
路子不对,努力白费。
市场可能会永久存在,但人的生命是有长度的,道路千万条,能一开始就踏入正途的一定属于市场中的幸运儿。
对大多数人来说,宽基指数+低估投资,再配合一套完整投资策略体系,是相对容易走对方向的一条康庄大道。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市场的周期和规律是没有办法的改变的,对市场的抱怨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认识市场和提升自我,适者生存的法则适用于任何地方。
2.当前低估的指数。
当前处于低估区域的宽基指数:
沪深300、300价值、中证500、500质量成长、中证800、中证1000、上证指数、MSCI A50、50AH、沪港深300、沪港深500、深红利、中证红利、上证红利、科创50、创业板50、双创50、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
处于低估区域的行业或主题指数:
家电、全指医药、医疗、生物科技、创新药、中概互联50、中国互联网30、恒生科技、全指金融地产、上证180金融、中证银行、HK银行、中证证券、有色金属、中证基建、中证农业、中证畜牧养殖。
本期估值表中,新增列【股息率】作为参考。
相较上期,宽基指数中50AH,行业指数中有色金属重新落入低估区域。
估值表详细说明:
1. 增加全市场估值指标。
关于格雷厄姆指数,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做过解析,这里不再累述。
扬帆远航看“天气”-解读一个靠谱的全市场估值指标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我们格雷厄姆指数的低估阈值调整为2.1,格雷厄姆指数大于2.1时全市场进入低估区域,历史低估极值为2.6,低风险投资者建议格雷厄姆指数大于2.1时,再开始买入,这样可以很好的把控回撤问题。
低头走路,抬头看天。做投资,我们不光要关注具体投资标的的情况,更要关注当前全市场整体情况,毕竟能够逆势而行的并不多。
2. 表中字段说明:
分类:主要分为宽基、消费、医药、科技、金融、强周期等,普通投资者建议从宽基为主,优秀行业为辅(消费、医药、科技)。
指数质量星级:评定标准主要考量指数长期收益情况,☆☆☆代表较好,☆☆代表正常,☆代表较差。
历史估值观测区间:正常观测区间选择近10年,不过也有不少指数历史数据查不到那么久。
指标当前值:根据【估值指标】,此处填写指标当前的具体数值。
区间最低值:为【历史估值观测区间】中指数曾到达过的估值最低值。
距离最低值下跌幅度:(【指标当前值】-【区间最低值】)/【指标当前值】
区间最高值:为【历史估值观测区间】中指数曾到达过的的估值最高值。
距离最高值的上涨幅度:(【指标最高值】-【区间当前值】)/【指标当前值】
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举个例子,表中沪深300的【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为67.7%,也就是说,沪深300当前估值比近10年中67.7%的时间都要高。
场内代码:从规模、费率、收益情况综合考虑选取。
3. 为了方便读者更清晰的一眼分辨出指数大致估值情况,表中绿色代表该指数处于较低估值区域;表中黄色代表该指数处于正常估值区域;表中红色代表该指数处于较高估值区域。
评估的标准综合考虑了【距离最低值下跌幅度】和【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因素。
4. 由于部分指数的行业构成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指数估值的底部相较以往会有提升,打个比方,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赴港上市,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的估值底部必然是要抬升的。
5. 表中估值数据来源:中证指数、上证红利估值数据来源于中证指数网(暂无历史分为数据),其余指数估值数据以理杏仁为主、投资数据网为辅。
6. 历史百分位估值为我们衡量标的的贵贱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尺,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过往历史仅能体现过去,无法表达未来,具体到某一只指数,还是要结合指数特点,规则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等具体分析。
7. 估值表每周末发布,表中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