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1965万千瓦,同比增长125%,占比约2/3。截至6月底,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1.3亿千瓦,占比超1/3,逐渐缩小与集中式光伏的差距。目前,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电站主要包括工商业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电站,大面积装机的同时,收益分配模式是怎样的?又存在哪些问题?
在户用分布式光伏领域中,从收益分配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直接销售系统(农户自持)和合作开发模式。
第一种为农户自持电站,直接销售全套系统给农户,电站生命周期内所有收益归农户所有,这类直接销售模式可以细分为全款销售、贷款、融资租赁三种模式;
第二种为合作开发模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在农户、电站持有方之间分配,通常形式是电站持有方出系统,农户出屋顶,电站持有方每年以30-60元/片组件价格的租金付给农户,发电收益归电站持有方,农户不负责电站的购买、安装、运维等,以上均由电站持有方负责进行。
合作发开模式又可细分成3种,其中打包出售和代开发逐步成主流模式。
打包出售模式:民企作为与农户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然后将电站销售给更适合持有运营电站的国企(国企将成为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以此赚取部分差价,该类模式可以提升民企周转效率,发挥灵活性优势。
代开发模式:民企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负责与农户洽谈(开发)、电站建设、安装、并网,但与农户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从项目开发开始就是国企,民企只参与项目开发、建设流程,不作为合作主体,民企从中赚取项目开发、建设费用。
工商业光伏商业模式和户用类似,分为业主自己持有电站、电站运营商持有电站两大类。与户用“全额上网”不同,目前新增的工商业光伏大部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收益率弹性可以更大。
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迅猛增长,收益率可观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大量装机后的运维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数量多,资源分散,单体规模小,建设环境复杂多样。如何进行快速的安装及高效的运维管理,成为了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不可避免的技术攻关难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