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家庭投资理财怎么做(三步从“没钱”到“有钱”)

我想每个人都始终有个困惑:普通人,到底应该如何开始理财?

最近正好和几位小伙伴聊起,今天我想花点时间,仔细梳理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理财的起点

你为什么要理财?

相信你和我一样,比起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更期待的,是幸福而自由的生活。

而我认为,这就是普通人理财的原点: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理财规划最重要的,不是探讨如何快速发家致富,而是帮你在「内心渴望的理想生活」与「现实自己的财务状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当你心中有了一个目标,而现在的财务情况还不能轻松实现这个它的时候,我们来谈理财才有意义。 否则我们会容易迷失在眼花缭乱的投资品中,在「过错」和「错过」之间坐立难安。

所以,我会建议你为自己打造一份专属的理财规划方案。 一个简化的理财规划,只需要三步就能完成。

 

听起来是不是简单? 接下来,我会用一个实际的案例,带着你一步步完成,希望这个过程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设立目标

第一步,为理想生活设定明确的目标。你理财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想有一笔钱可以环游世界;

还是为以后结婚、买房置业,积累点资金储备;

又或是为孩子留下足够的教育金,让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妨趁这个机会,梳理自己的生活。

接着,我们还得进一步拆分、细化,把它转化为一系列「财务上的目标」,它就是我们理财的出发点了。

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结合SMART这个经典的目标设置原则,来设置5年内的理财目标。 满足SMART的5个标准,才说明这个目标的制定是科学合理的。

 

这样说是不是觉得有点抽象?这里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更好地体会一下。准备买房的阿文:

S:时间方面,他希望3年后买房。

M:经济因素上,他准备买200万的房,首付是35%就是70万。

A:根据他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40万的可投资资产,这笔钱未来也能够被动用。未来3年,他的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25万。所以他还是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R:对所有的目标进行排序。比如阿文就认为,首先要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6万教育金,然后是购房,最后是15万的购车款。

T:一旦收支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话,他的选择是调整购房总价,钱多就买更大的,钱少就买个小的。

有了这样一番分析,阿文就可以更有计划地去准备这笔买房资金了。 参考这个案例,你可以用SMART原则,试着规划一下未来5年的财务目标。

 

二、财务体检

第二步,回归现实摸清自己的财务状况。

接着我们回到现实生活,整理清楚自己当下的财务状况: 有多少张银行卡,分别有多少余额?

估计你也买了一些理财产品,你去年赚了多少? 如果1天之内你急需用1万块钱,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这笔钱呢......

如果你答不上来,那可以考虑花个30分钟,来梳理一下自己的财务现状。

方法也很简单,你只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各种账户和密码,再按照下面这张图里的表格来填写,就可以清晰地知道答案了。 我们来看看阿文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你可能会问,资产和负债,到底是什么意思?

资产,也就是你拥有、会让你财富增加的东西。 比如你的银行活期存款、你投资到各个平台的钱、你的房子车子,这些都属于你的资产。

负债,代表现在这个时点,你承担的还款义务,也就是确定的,需要在未来付出的钱。 比如你的房贷、信用卡欠款、花呗账单等等,这些都是你的负债。

如果到了下个月,你的资产发生变动,你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像这样盘点一下,也能知道我们的钱到底从哪里来,哪些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做到心中有数。

三、建立体系

第三步,调整理财行为,建立自己的理财体系。

在理清自己的财务状况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和理想生活的差距。

接下来,就可以制定更加细化的行动方案了。 对阿文来说,只要每月存下1万元,就能在3年后存够教育金和房屋首付这两个目标。

 

但是,现在账户里的40万,以及每月存下的1万——应该投资什么产品,才能保证到时候目标的实现呢? 甚至说,如果3年后基金和股票再亏钱,又该怎么办?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自身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是: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理财体系,来以不变应万变。 说到这里,就要聊到我常提的「财富水池」模型了。

 

财富水池中有四个不同的水池,分别是: ①现金池—②保险池—③目标池—④金鹅池。

别小看这个顺序,其实背后是我们规划财富的顺序。

 

1、现金池

这个池子里装的是我们全部的活期资产,也就是随时都能取出来的钱。

首先应该满足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衣食住行类的开销。 所以,这笔钱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最重要,一般适合放在货币基金/银行活期理财中,方便取用。

另外,现金池里还需准备一部分应急资金,至少存上足以应付3~6个月生活开支的钱。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更换工作、生病治疗等等。 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时,我们还能用应急资金来抵挡一阵。

2、保险池

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一场大病、车祸,都可能彻底摧毁我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 所以,要尽早配置好保险池。

对普通人来说,拿出家庭年收入5%-10%,就能配齐意外险、重疾险、寿险、医疗险四大类保障型险种。

注意,重点是保障充足,而不是关心收益。 这样的一笔支出,既能够配置相对充足的保障,又不会对家庭财务造成太大的压力。
3、目标池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步中,为理想生活设置的财务目标吗?

目标池的设置,就是为了满足你的这些目标需求的。它的关键是,让你能早做财务准备。

这个水池打理的核心原则是,以终为始。先定义,未来3-5年内,你的具体目标支出和支出时点(金额+时间); 再去寻找收益、期限都合适的理财产品,并逐步积累资金。

具体来说,如果是短期(1年内)的目标或者刚需目标 一般适合中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券商资管计划、收益高一些的银行定期存款、短债基金等; 中长期(1-3年)的目标、比较有弹性的目标,可以尝试一些风险稍微高一些的产品,比如长债基金、可转债基金等。

让自己的钱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较低风险获得更大收益。

4、金鹅池

试想你拥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你一定不想杀掉它,而是把它养肥,让它下更多、更好的金蛋。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平时结余的资金,放进这个池子里,让它「钱生钱」。

所以这个水池中的钱,和前面不同: 我们并不是想要花掉它们,而是希望它能作为本金,不断产生更多投资收益。

这些,其实就是我们长期不动的钱,单纯为了长期增值。 养老、孩子长期(5年以上)的教育金准备,其实都可以考虑用金鹅池做规划。

四、行动建议

一个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只想把钱往金鹅池里放,而忽视了前三个水池的需求。

比如阿文在金鹅池中,有32万的基金和股票,3年后如果市场不好,就很可能会影响家庭的买房规划。

随着目标实现时间的逐渐来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资产逐渐从高风险的投资,转移到中低风险的稳健投资中。

不仅是你账户里已有的资产,未来取得的工资、奖金、副业收入等,都应当按照「财富水池」的思路来打理。

1、每月填写一次财富水池

在填写的过程中,你会对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分别在什么账户中、各个水池的产品是否匹配、这个月有没有存下钱来,都进行了一轮检视。

比如现金池中是否存够了3-6个月支出?新学了一类投资品,适合放在哪个水池?

2、工资日的分配计划

像修炼武功一样,你可以在工资日那天,执行一个三字口诀:分、转、投。

分:把工资分成4份,分别是日常消费、房租等大项支出、目标基金和金鹅池的储蓄投资;

转:把它们转入不同的账户;

投:把储蓄投资和目标基金,分别投资到适合的产品中。 例如,一位小伙伴分配方案是这样的。

 

3、设立投资实验期

原谅我到现在才聊到具体的投资,因为在我看来,用正确的钱做风险投资,是保证长期胜率的必要条件。

这个「正确」背后,包含了两层含义: 做好了资金规划,是3年以上不用的闲钱; 做好了风险匹配,是让你「睡得着」的比例。

我会建议你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 比如 6 个月到 1 年 —— 然后在这个期限内,做这样几件事:用小资金量熟悉不同类型的投资品,至少把现金类、债券类、权益类、商品类(比如黄金等)这几个大类,都试一试。 小资金量的好处在于即使全部亏损,也不会太难过。

如果你的资金量确实不多,可以考虑用基金这类工具,去体会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属性。做一些简单的投资笔记。

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这两类:

第一类:记录投资产品相关的经典三要素。

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在这个期间,是如何变化和体现的。

第二类:记录你在这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和市场波动对你情绪的影响。

比如在这个期间,你投资的某只基金涨了,你可以去研究一下,为什么它会涨;对应的,在过去的 3~5 年里,它的走势如何?曾经因为什么发生了涨跌?等等。 评估一下自己对于投资本身的兴趣。

注意,是对投资本身的兴趣,而不是对「赚钱」结果的兴趣。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投资很感兴趣,不由自主地愿意把业余时间拿来研究,真投入「精力」和「磨炼情绪」,那么可以更多地去研究具体的产品和投资策略。

否则,跟随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去投资,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阶段性复盘总结:整理你自己的投资清单。

这是芒格教给我们的,你要建立自己的投资清单,无论是正面的 Do,还是负面的 Don't。 这些原则,无论未来你是选择跟别人投、还是自己投,都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你由点串线,慢慢建立一些属于你自己的投资原则。

长期来看,建立一套自己「相信」的、长期「有复利」的投资逻辑,是更能让我们受益的事。

五、动态调整

最后,也别忘了定期地回顾一下自己的水池计划,看看它是不是仍然符合自己的需求。

现在每月用来投资和储蓄的钱,会不会给自己造成负担? 收入提高了,是不是可以多存点钱? 未来家里有没有其他的用钱需求 ......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未来持续保持关注。

总之,在做好规划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

我很认同一个观点,也分享给你: 理财规划的过程,并不是为了精确地预测什么,而是让自己始终朝着想要的方向靠近,收获更有掌控力的人生。

理财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我们不断学习进步、了解自己和市场的过程。

祝各位小伙伴早日实现理想的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