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池一般是指从两地上市公司2000多支股票中,选出比较有操作意义的一些股票,放入一个池中,供投资者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盘面变化,再从中选出适合自己买入的股票。那如何构建自己的股票池,股票池可选择什么股票呢?关于如何构建自己的股票池,具体介绍如下。
1、每年年报结束,按照扣非净利润从高到底排序,比如2016年年报中,扣非净大于10个亿的公司有245家。
2、业绩从高到低。先看扣非净高的公司,然后看扣非净低的公司,比如,2016年年报中,排名前20的公司中,除了银行和国家垄断行业(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神华),只有两家公司,上汽集团和万科。特别关注历史上从小做大并且历史悠久的公司,比如从1个亿的业绩做到10个亿,又从10个亿做到50个亿,这样的历史业绩趋势,可能本身就暗示了一条潜在的线索,公司具备护城河。
3、剔除历史上业绩波动剧烈的公司,比如钢铁行业,证券行业,煤炭行业。宝钢股份,2015年扣非净是10.85亿,到了2017年,前面3个季度的扣非净就是125亿,主要的原因是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从钢铁行业来说,宝钢无疑是最优秀的,但是从投资来说,这种不稳定的现金流导致对内在价值的评估难度加大。研究宝钢的内在价值,首先要研究钢材铁矿石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
4、剔除未来3年解禁数量巨大的公司。比如002352顺丰控股,快递行业龙头,公司不错,但是总股本44.1亿股,现在流通股才1.43亿股,分众传媒总股本122亿股,现在流通股58亿股。二级市场根本扛不住大小非的海量解禁。
5、估值从低到高。经过上面的帅选和剔除会后,在剩余的公司里面,先看估值,先看估值低的,然后看估值高的。估值就简单用PE做个排序,等深入研究后再毛估内在价值。比如海康威视,预告2017年的业绩是85-100亿,目前市值3900亿,估值在45-39倍之间,这个就先不看了。600276恒瑞医药,历史上的TTMPE估值,最低都在30倍以上,加上医药行业自己也看不懂,选择放弃。
6、研究由点到面。经过上面的初步筛选和一系列的提出之后,就初步构建起自己的股票池,然后就可以展开深入研究了,研究的时候由点到面,即从一个公司扩张到整个行业,比如按照上面方式筛选出来的万科,2016年在业绩中排名第18位,估值在10倍附近,公司上市以来专注房地产开发, 业绩从2000年的2个亿左右,增长到2016年的209亿,涨了100倍,这样的公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只有经过比较,才能知道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所以需要把一线的恒大、融创、碧桂园也一起看了,同时把二线的新城控股、泰禾集团、阳光城也看了。这样经过历史纵向比较和同行横向比较后,就会对公司有深刻理解。
7、只有深度研究,才能获得超额收益。历史上,战略性的投资机会,往往都是参与者看不清楚、市场多空双方争议比较大的时候发生的,能不能真正意识到公司的价值,敢不敢重仓参与,都是取决于深度研究。比如雪球上天舒很早(大概是2015、2016年?)就几乎满仓买了恒大。盖可保险遭遇危机的时候,巴菲特重仓出手买入,而戴维斯底部斩仓(参考唐朝对保险股的论述),这都需要深度研究。
建立自选股票池的原则
(一)选准行业。未来中国经济由依靠出口,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能耗、高效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转变;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必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大资金想要获得高收益,一定会优先关注这些领域的股票。因为他们知道,散户也是在关注。
(二)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创业板、中小板不断发行新股,这里面也不乏有发展前景的好公司。加之原有的上市公司中,有的基本面比较好,或者通过了重组、资产置换,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换的公司。选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盘小,绩优、成长性高的原则。
(三)走势相符,风格熟悉。操作符合自己类型要求的股票。对于走势不明朗,判断的难度大的股票坚决不操作,宁愿错过,也不要做错。
(四)以大盘为基础。
如何跟踪自己的股票池?
1、偶尔替换:对熟悉的潜力股,看形态是否发生变化,大盘是否出现了新的、大的炒作题材。如果出现了新的、更好的候选品种,那就要更改替换了。
2、熟悉股票:对一知半解得潜力股,观察熟悉活动规律,做到熟能生巧。
3、等待机会:价格或时间爆发点上有欠缺的股票,随时等待欠缺或大盘临时性机会出现的时候坚决买进。
4、分析定夺:持续分析自选股股价形态和消息,判断潜力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准备好下一步的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