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代销理财有什么风险(4.1%收益都翻车)

最近,工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翻车:

6个期限,年利率只有4.1%。

告知客户只能先兑50%;剩下的转为工行银行理财,封闭期1年才兑付。

01

有投资人透露:若强制底层资产变现,只能兑60%。

 

这风险都快赶上P2P了好伐?!

当然嘛,这个产品宇宙行在收拾烂摊子了。

以自己宇宙行的实力填平了这次的风险。

很多小伙伴已经借此,给大家科普:

不要买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要买就买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风险要稳得多。

话虽如此,但我觉得没说到问题的本质。

 

这个理财产品是代销的。

 

真正的管理方,是鹏华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公司呀。40亿都是“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

踩雷了之后:

 

鹏华都没说出来担事。

 

工行妥妥的出来发了公告说:先兑50%,剩下的转为工行理财

 

这要是跟银行没点事,恐怕工行早跟中行“原油宝”一样甩锅了。

银行代销的理财,恐怕比你想象的要跟银行联系深(后面说)。

 

先来说说:

这么大规模的钱,投去了哪里。

 

既然利息这么低,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亏空?

看了很多新闻都守口如瓶。只有小道消息透露:这些资管计划,重仓海航债券。

 

海航这家公司债务暴雷,可不是近期才有的事啊。

 

这家公司,早在网贷正盛的风口。

 

大规模成立P2P平台(差不多6、7家)

专门自融。

2018年最大的平台聚宝汇就开始出现延期兑付。

 

之后还时不时爆出,拖欠员工工资以及集资款。

 

(也就是,那么些年来,海航不光找银行借钱,找资管借钱、找信托借、成立P2P借,还向员工筹资借。)

可见是多么缺钱。

 

我想工行,或者鹏华不可能半年前都还不知道海航的债务危机吧。

02

银行放贷机制里,有个非常僵硬的路子。

 

就是,喜欢给有资产、有规模的大企业放贷。1有资产,放出去的贷款。即便还不回来,还有资产垫底。

2就是企业贷款额度大。

 

只要资信好,银行宁愿少赚点利息。规模上来了一样赚钱。

 

银行吸储的成本低嘛。何必搞那么大风险的。

3)银行通常还参考其他行,给予的授信。

 

给予放贷。

 

这跟银行给个人下信用卡的路子是一样的。比如一个人在A行下了20万额度信用卡;B行也会参照A行的授信,给额度。

大企业各家银行都愿意给钱。

 

那么企业在各家银行借钱,来回倒腾也都能把贷款接续上。只要银行不抽贷就行。

 

就这样,往往企业越大。

银行放贷的金额越大。

 

但往往金额过大,想要收回钱。

 

就被动了。

如果企业出现债务危机。银行的窟窿是非常大的。

 

这时候,你甚至不能对企业催债,而是在想办法如何帮他渡过难关。把贷款接上。

 

来维持短期理财产品的兑付。

所以海航那么早出现债务危机,难道是工行不知海航还钱困难吗?

 

大概率不是啊。

可能更多是像我们猜测的,在努力想办法给海航接续上贷款。

在查资料的时候,喵姐看到一份海航在2019年12月2日发布的公告《关于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报告》。

具体是:国开行牵头,一共8家银行(国开行、中国进出口发展银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借款40亿(每家5亿),借给海航。

 

这个数字跟工行代销理财的规模太吻合了。

 

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是不是把这筹集的钱借给海航,海航再还工行的钱。工行再以理财产品发出来,钱再借给海航。

 

直到海航再也接不上。

就当喵姐是瞎猜吧。

(希望别被公关)

 

03

为啥喵姐对资管计划,有这种猜测呢?

 

我想很多人,对资管这种产品的玩法都是不懂的。也不知道为啥资管计划暴雷,银行要来兜底。

 

因为很多钱,本质就是银行放出去的。

或者已经预见这笔款放出去,有坏账风险。但又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抽贷。只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把钱放出去。

一方面是:银行就是以放贷为生的。

 

因为抽贷得罪了大客户,客户翻身了你就再也做不了它生意。另一方面是,确实又有风险。

银行就只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减少账面风险。

 

银行作为持牌金融,金融体系最大动脉。

有很强的风险管控。

直白点说:放贷规模是有限制的。

 

银行的钱便宜,大家都想来借钱怎么办?银行也不能拒之门外啊。

它会说,你去找资产管理公司做个通道融资。

搞定了。

我们把钱通过资管公司放给你就好了。

(当然嘛,说得这么轻巧:

背后的流程是很长的。资管公司没有放贷资格,所以企业要么再去找发债的机构;要么找信托。只有他们才有发债、放贷资格。

资管计划之所以层层嵌套,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样一来:

虽然同样是放钱出去。银行直接放贷是贷款。这么放贷是投资,是代客理财。

银行贷款规模下来了,账面风险也低很多(如果企业借钱不还,这笔钱在财报上也不表现为坏账)。

但钱却又借给了企业。

 

一举三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