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初到3月中旬,理财类产品受股债调整影响,收益率大幅下降,很多投资者第一次经历,仿佛“重新认识”了理财一般。
近期,多数下跌的理财产品已经有所好转,投资者对理财也有了新的疑惑,我们一起来看看。
理财跌了,为什么还要买?
在众多投资产品中,银行理财仍旧是相对稳健的产品之一。
截至4月8日,存量银行理财子产品中有20943亿元今年以来回报出现回撤,占比15.51%。
而在这仅有的15.51%回报出现回撤的产品中,大部分的产品回撤幅度均在5%以内。
所以对于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来说,出现大幅回撤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而部分已有产生一定浮亏的产品,只要投资者坚定地保持长期投资,那么在市场回归正常之后,大概率也会转亏为盈。
综合来说,对于较为偏好稳健风格的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仍旧是值得投资的。
理财恢复了,可以再次购买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有一定的误解。
理财产品在净值化转型后,收益是这样计算的:买了1000元理财,彼时理财净值为1;这个净值就相当于单价,也就是说,我买了1000元的1元/份理财,买了1000份;一段时间后,理财净值变为1.05元,1000份1.05元/份的理财价值1050元,赚了50元。
在这个问题中,“理财恢复了”也就是说理财在经过净值下跌后又涨了回来,如果在这个时候买入,我们买的单价不就变高了吗?按照这个逻辑,在理财下跌时我们更应该买才对。
其实,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需要太过在意短期的波动,不管理财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是可以买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动,理财所投资的资产价值也随之时刻波动,但这都是短期的。
理财产品一般都会采取比较稳健的策略,也会跟着市场情况实时调整投资组合,从长期来看,理财的收益回报率仍旧是比较稳健的。
现在入手长期理财合适吗?
提问这个问题的网友是拿某款六个月理财和一年期理财举的例子,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六个月和一年期理财都只能算作是短期理财。长期理财指的投资时限应该在三年以上。
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类似,都涉及理财购买时机的选择。根据近两年理财的收益表现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基本在3%到4%的区间之内。
即便净值出现短期波动,但产品收益率基本能够较快地回归均值水平。据东方财富CHIOCE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3852只净值型理财产品中,4月8日跌破面值的产品数量为1464只,比之前的3000多只缓和许多。
所以大家在购买理财时,不用那么在意时机的选择。如果真的很害怕遇见回撤,那么根据上图近两年的表现,3月和9月都是理财收益波动比较大的月份,大家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除了理财还有哪些稳健产品?
网友们提了很多这类问题,比如手上有16万请推荐一些稳健理财产品,有70万活期想买一点稳健型的产品等等。
其实在问稳健型产品之前,我们还得明确“稳健”的含义,稳健并不意味着“安全”或“保本”,只是相对来说风险更低一些,波动更小一些,亏损的概率更小。
所以我们在投资稳健型产品时不要抱有“不会出现亏损”的心态,只是说,我们为了可能获得的收益承担较小的亏损风险。
如果基本不能接受亏损,可以选择存款、国债、年金险等产品。如果接受较低的风险,那么可以选择R2风险等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或纯债基金等;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中等,则R3等级的理财和固收+类产品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这些都属于偏稳健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