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投资是敬畏的,心里很清楚把钱留在手里会越来越不值钱,同样也明白只有把钱拿来投资才能抵消通货膨胀的侵蚀,但始终没办法接受投资过程中的浮亏波动。
虽然这样感觉有点风险过度规避,但人与人本就不一样,有的人喜欢高风险高回报,有的人就不愿意看到自己本金损失哪怕一块钱。投资保守的朋友其实也可以用理财的方法,从众多低风险产品中找到一些可以符合自身理财需求的组合。
日常生活开支费用、短期计划要用的钱,这部灵活资金大家平时会存放哪儿呢?我相信肯定不会是现钞,绝大多数人选择可能会存放于余额宝、零钱通里面。因为从消费、转账等便捷性来看,放在这类工具中确实优势非常明显,并且还能每天有一定收益,虽然不多,但是每天都有收益入账,聊胜于无。
而上述的两个工具的本质就是货币型基金,基金就是风险产品,把钱放在里面理论上就是存在风险,是不保本的,只是这类基金的风险非常低,大家感觉不到它的风险而已,通常大家都把他视为无风险或低风险投资工具。
市场中货币基金非常多,既然都是货币基金,那不管是风险、灵活性、稳定性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在选择这类产品时认准收益高的产品就好了。比如零钱通收益为1.5%,余额宝收益为2%,微众银行收益为2.5%,平时日常消费习惯用哪个软件就把生活费存放在这个工具中就好了,如果有大额短期资金,那就可以选择收益高的工具,虽然收益率不高,但是本金数额庞大的情况下差异还是很大的。
短期资金当然也有其他工具可以使用,比如国债逆回购等,但是相比目前微众银行2.5%的收益率,货币基金这个工具基本已经够用了,还省心省事。
在富余资金安排部分,首先是银行定期存款,按照目前各大银行三年期以上定存利率,国有大行为2.75%,一些地方银行三年期可以做到3.5%以上,五年期可以做到4%以上。
银行存款属于保底性收益,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本金不会发生亏损,但是有个风险就是,银行是可以破产倒闭的,比如今年就有几家地方性银行的暴雷事件。而这个风险可以使用存款保险制度来进行有效规避,单家银行即使倒闭,50万以内也能获得100%赔付。所以我们在选择银行存款时,单家银行的存款额最好不要超过50万,但如果金额真的过于庞大,那还是选择国有大行更加安全。
另外就是存款灵活性的问题,我们把钱存银行几年定期,是不能随时动用的,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要取出来,那就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计算,这样利息损失可不小。
所以在存银行定期时,比如有30万元想定存三年,我们可以把钱分为三份,第一年把10万元定存三年,10万元定存二年,10万元定存一年;第二年把到期的10万元取出后再定存为三年;第三年把之前定存二年到期的10万元取出后再定存三年。这样经过三年后,这30万元的资金分成3张存单分别定存三年期,而每年都会有一笔10万元的定存资金到期,这样就解决了资金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同时真的紧急用钱取出其中一张存单,利息损失也会小一些。
银行存款中还有一个工具为大额存单,不同银行、不同期限的额度要求不一样,大家可以登录各银行APP查询,利率相对要比定期存款要高一点。以微众银行大额存单为例,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4.2%,20万元起存,每月派息一次。付息方式也是有多种选择,比如到期时还本付息,或者定期付息(如月、季、年)。当然,同样的是参考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单家银行最好不要超过50万元。
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存款,都是以单利计息,这里再介绍一种以复利计息的工具,财富保险。大家应该知道复利在时间的作用下的魔力,复利就是把每年的收益加在本金中计算下一年的收益,以此年复一年滚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按照目前市面上预定利率不超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来计算,假设100万元本金,年利率3.5%,30年后就会获得281万元左右的本息。如果按照3.5%的单利计算,30年后本息总共205万元。单利与复利主要就是体现在时间长短的差距,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或许很多人对于保险是存在一些误解的,在安全性上面其实不用过多担忧,保险公司可以倒闭,但法规上有明确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倒闭后会由国家接管或者国家指派的保险公司接管,对保单继续履责。
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够允诺复利3.5%的产品,有人会想我以后买可不可以,可以是可以,但是从本月18号银保监的文件可以看到,以后这个利率的产品肯定会越加稀有,甚至利率越来越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