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也就是2019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于5月的第一个周六在美国的中部小城奥马哈市如期举行,也让巴菲特再次成为焦点。说起巴菲特,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应该就是“股神”,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创造了不可磨灭的投资传奇,是“钱赚钱”最杰出的代表。其实,不止是投资,巴菲特在理财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充分体现了什么是“人赚钱,不如钱赚钱”的道理。下面就分享巴菲特的4个投资理财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故事一
关于通过投资来实现“钱赚钱”,巴菲特曾告诫人们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让个人情绪影响投资决
策;二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和态度影响自己的判断,不要跟风,不要被他人所左右;三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投资原则和评价体系。
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之前,股票市场上很多网络股都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可巴菲特却令人吃惊地连一只网络股都没有买。当时,有很多专家写文章批评巴菲特,甚至嘲笑他落伍了,巴菲特对此十分生气,但无论情绪如何波动,他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做法。2001年,网络泡沫一朝破灭,浮华散尽后,人们才发现,绝大部分买网络股的人都成了牺牲者,而曾经饱受批评和嘲笑的巴菲特却毫发无损。
启示:有时你会对自己的投资决定产生怀疑,但最好不要因为暂时的怀疑而放弃你的投资原则,巴菲特就始终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五六十年都未曾变过。
故事二
不懂不选,不熟不做,这是巴菲特一条重要的投资原则,他的投资主体是由自己非常熟悉的公司股票组成的,这其中有他小时候当报童就开始送的一份报纸《华盛顿邮报》,有他常年如一日所青睐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有他刮胡子时用的吉列剃须刀……这些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启示:不懂不选,不熟不做,在投资时,一定是你越熟悉的,越能赚钱。
故事三
在某次大学校园演讲完毕后,有一位学生问巴菲特上大学时该怎样通过理财来实现“钱赚钱”。巴菲特给出的建议是,如非必要,就尽量少用信用卡,避免让自己陷入信用债务中,“如果我在18岁或者20岁时就借了钱,那我可能已经破产。”巴菲特还说,自己经常会收到陷入债务危机的人的求救信,他将这些人分成三类,一是失业者,二是患重病的人,三就是因为信用卡透支而欠下债务的年轻人。
启示:从巴菲特“远离信用卡”建议中可以看出,在理财上,巴菲特主张的是一种适度消费的理念,这种理念对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故事四
在巴菲特家族,一直有一个传统观点,那就是将“欠债”当作一种耻辱。原来,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度曾拖欠过他的父亲欧内斯特·巴菲特杂货店的钱,因为这件事,父子两人几乎失和,也让巴菲特在幼年时期就蒙受到一种家族内部的耻辱,而这种耻辱让巴菲特对欠债深恶痛绝,认为在理财投资时,尤其要警惕和避免借贷陷阱。
启示:对想要靠投资理财赚钱的人来说,一定要警惕和避免借贷陷阱,否则的话,一旦陷入其中,必然是难以自拔的。
一句话点评:风险在于你对从事的事情一无所知。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其他事情,你的知识越丰富,越可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