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公司回购股票意味着什么(美的集团实施股份回购的动因)

在外流通的股票会引起股票回购,而收购公司在进行回购后,会将这些股份处于销毁状态。

 

这种做法减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同时将负债比例提了上去,主要体现在财务杠杆效率的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意味着企业债务利息抵税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一些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企业自身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大多会采取股票回购方式。

使资产负债率提升,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的价值,也即财务杠杆假说的最重要观点。

 

按照财务杠杆理论,非限制出售股的操作就是股东权益备抵项的表示,注销回购股,可降低所有者权益水平,这对于公司负债比有提高作用,而且财务杠杆会增加。

企业回购股份的主要资金渠道,一种是增加利息或者借款,另一种是来自公司的自有资金。

企业已有的资金需要满足其日常经营需要,也会扩大借款以补充现金,这会使利息费用增多,使企业税前利润减少。

 

如果企业比较保守,就会用这种模式来进行抵税,采取股份回购办法,提高负债占比,优化企业的资本构成,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价值增长。

 

一、美的集团股份回购动因分析

(一)改善财务杠杆去优化资本结构

1. 财务杠杆水平适中

资产负债率,亦称之为举债经营比率,企业的主要业务经营必须依靠该指标,并展示出债权人是否能够安全发放贷款给企业。

 

对企业而言,负债和资产的比例指的是负债比率,代表负债筹资资产,可评价企业的负债水平。

采用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这两个概念,来评价美的集团的财务杠杆水平。

2014年,美的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至行业水平之上,波动幅度稍微较大,但仍小于其他对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这被认为属于正常波动,之后美的集团回购前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稳定,虽然略高于行业水平。

但是与对标公司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资产负债率在回购前是比较合理的。

在回购后,第四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虽有所下降,但采用借款融资方式以提高财务杠杆,这么做效果才会更好。

 

然而美的集团利用自有资金回购,说明美的并不打算提高杠杆。

相比于同期维持在6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美的近三年的资产有息负债率始终低于19%。

这说明公司负债大部分来自对供应商的赊账和客户的预付款,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健康的。

 

因此,根据资产负债率及有息负债率的指标可以看出,当前美的集团的资本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2. 优化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指的是企业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带来的利润增幅超过利润变化水平的情况,又称为融资杠杆。

不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多大利润,优先股股利都是确定的。

 

若息税前获得更多利润,与之相关的财务成本就会增加。

所谓财务杠杆,实际上是指债务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情况,同时还影响息税后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会对非息前利润产生影响。

财务杠杆具有正反双向效应,具体来说,当公司进行合理举债时,财务杠杆的正向效应导致权益资本率增长;

 

反之,当超出合理范围时,财务杠杆就会产生负作用,使权益资本利润率下降,还使得财务风险增加。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税前利润和负债利率都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这样一来,企业的权益资本净利率水平会得到提升,体现出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

 

如果企业息税前负债利率都较低,资产负债率就会大大增加,毫无疑问权益资本净利率会下降。

在此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杠杆起到了负向作用。

根据公开的年报数据,2015年美的集团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达到近13%,其负债利率约0.3%,该水平已经高于负债利率。

同时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也表明,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显然要高于负债利率。

因此,这三年的数据说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提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权益资本净利率。

正是因为如此,举债会产生正向效应,公司合理使用了财务杠杆。

 

由此可见,对股份进行回购,会明显起到调节财务杠杆的作用。

除此之外,根据年报内容还可发现,美的集团负债利率小是因为除了部分贷款为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外,负债中大多数均是无息负债。

综合以上对财务杠杆水平和财务杠杆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适中,产生了正向财务杠杆效应。

 

并且本次回购采用自有资金,无新增借款,并无提高杠杆的动机,所以美的集团的本次回购并不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

股票回购使权益资本降低,运用了许多自有资金对该集团原有结构进行了调整,进而对其产生了有利的杠杆效应。

因此,对财务杠杆系数进行分析,美的集团通过回购股票起到调节财务杠杆的作用,资本结构战略布局不断被优化。

 

(二)自由现金流利用

按照自由现金流说法,企业管理层可借助自由现金流以权谋私。

利用这些现金做出一些低效率的浪费型收购行为,使自己的投资风险降低,并使自己的职权范围扩大。

以降低自由现金流产生的成本为目的,管理层应当将这些闲置现金交由股东处理,而股票回购也是以此为目的的做法。

 

下面的内容将分析美的集团回购前的自有资金,股票回购的动机之一是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1. 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融资

公司决定向小米科技发行5500万股票,并且是非公开发行,此次募捐获得了13万元资金,减去股票发行支出,剩下的资金全部为流动资金。

 

由此新增了5500万股,本次募集资金120354.32万元。

可见,在股票回购前,美的集团已经募集了巨量资金。

2. 自身现金造血功能较强

优质企业就是净利润和现金流净额差不太多的企业,二者之间的比值约等于1,而且这个值越大,表明该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

 

美的集团回购股份在2015年,相比于去年,每季度的现金流始终比净利润大。

这种状况预示着该集团拥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和赚钱能力,这同样也为该集团提供了较大的现金流。

3. 自由现金流充裕

如果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很充足,它随时可用这些现金进行投资发展,这是企业在未来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现金储备,也是给股东发放现金分红的主要来源。

 

该集团的自由现金流量处于良好状态,统计八个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自由现金流为负值的情况仅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

该集团在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的自由现金流经过累计得出的数值为330.534564亿元。

2015年3月31日,该集团发布了《关于2015年以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该公告指出,公司在对资金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

 

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250亿元进行理财活动,这能大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债务压力,在进行风险比较低的投资理财活动这块。

主要委托的金融机构有商行、信托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

这份公告也显示了美的集团拥有充足的资金储备。

 

综上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现金造血功能特别强,拥有十分充足的现金流。

集团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能够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现金流成本,提升企业的价值。

所以,股份回购是减少集团代理成本的常用有效手段。

 

本人研究了美的集团于2014~2015年几个季度的相关情况,具体内容有资金货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

这些相关指标体现出美的集团在进行股票回购活动之前的一些情况。

2014年第一季度,美的集团货币资金为171.69亿元,一直到2015年第二季度,这一数据基本保持在500亿左右;

 

与此同时,该集团的现金流量净额在进行回购时一直呈现升高状态。

因此这40亿元的回购资金与货币资金的比例约9%,这表明该企业的货币资金和现金流量净额是丰富的。

除此之外,大量的融资行为能够催生出更多现金流量,从2015年第二季度起,现金流开始向外流出。

 

相较于经营资金和货币资金还不够强劲,因此美的集团回购股份前并未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

目前来说,该企业的现金流丰富,但是若想降低代理成本,必须尽快进行回购。

从这个层面上说,美的集团回购股票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代理费用和提升现金流利用率。

(三)实施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利用自己持有的股票对公司董事、高管及重要员工进行奖励的做法。

 

即为股权激励,并以此方式对他们进行长期激励。

将回购股份用作股权激励,这种做法兴起于90年代。

企业进行股份回购,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的储备股。

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可转换债券降低股票利润的情况。

 

通过回购股份,企业将在外流转的股份收回,会使股份的收益进一步增加。

而且,企业管理者的股权占比得到提升,优于提高整个企业总股本的方法。

将公司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绑在一起,所需代理费用就会减少,而且管理层得到了更多激励。

下文内容将采用博弈论研究股份回购的动因,即股权激励。

 

博弈论主要关注激励结构的相互作用,公式化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利用这种理论可以研究竞争现象。

对整个经济而言,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站在个人与集体理性之间,定奥尔森以博弈论为基本依据,认为选择性激励有较强效果。

 

根据其理论不难看出,由于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也就是外部不经济性,个体如果仅从自身利益出发,那么必然会使得集体利益不能有效实现,他们的行为是坐享其成。

由于集体行动很难完美实现,擅于理性分析的研究者认为,个人很难做到为集体利益努力奋斗,因此集体产品也不可能有最高收益;

若想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那么就只能使用选择性激励。

 

如果同时销售私人物品,会产生正向激励,降低集体行动的成本。

把这种情况放到美的集团身上,正向激励是指使用本公司回购的股票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等人进行长期激励。

将公司和管理层利益绑在一起,个人、股东利益就形成了一个整体。

企业拥有良好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的调动作用。

 

它能让企业内部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降低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也使企业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长久发展。

2015年9月,美的集团进行了第4次股权激励,并提出每年进行1/5的授予以满足当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在行权方面拥有选择权。

股权激励是行权计划的一种,可以满足净资产收益率的需要,股份回购的方法能够将流通在外的股份收回并销毁,使净资产数降低。

 

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不变,那么这种行为就会提高其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这次股份回购也必定包括以下动机。

即管理者想通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来使股权激励更有效。

在2012~2013年期间,该公司的增长率持续增加,远超用作股权激励手段的行权条件,公司管理层基于高增长率的考虑。

在第一个行权期限来临时,即便条件符合他们也无人进行行权。

直到进入2014年,因受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利润出现下滑,使得行权条件不能被满足,造成该年度行权条件不够,从而无法行权。

2013年上半年,因为股市行情持续低迷,并有继续加剧的趋势,而且本阶段企业的经营业绩接近上年同期。

但销量提升了很多,所以企业就有对于下半年业绩继续提升的预期,认为可满足行权条件。

 

并且这种做法还对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有利,使资产收益率达到一个合适值。

在此之后,该定价为5.20元,公司股价当时不足每股5元,利用此次回购,股价得到提升,进而便利行权。

通过以上研究不难看出,该集团的股份回购行为有意使激励计划顺利进行。

(四)替代现金股利

通过股票回购,企业将在外流转的普通股数量降低,使公司的现金分红压力得到根本上地缓解,使得公司财务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资本利得已经取消了个人所得税,因此符合高税率段的大股东,其税务负担也会得到大幅度减轻。

2014年4月,该集团进行了股份转增,同年9月份又进行了股份定向增发,极大增加了流通股数量。

公司要继续分配股利,对先进支付能力的要求必然要提升。

所以采用回购股份的方法,降低在外流通股所占的比例,从财务方面看,未来实施现金分红面临的压力就会少很多。

 

除此之外,股东的资本利得和股息红利会产生税率差,出售股票的股东能够获得更多的税后收入。

如果某个年度集团营业绩效正常,而且盈利正常,达到了当年的盈利预期。

在此情况下,集团需要优先满足股利分配的政策,分配比例不能少于该年度可分配额度的10%;

 

如果集团在最近3年中都能够正常盈利,那么分配的现金股利不能少于年平均利润水平的30%。

2012~2013年期间该集团股利分配水平较为稳定,也就是在第一年发放了红利。

然后以资本公积金来转增股本发放利润,在第二年只发放了红利。

 

这两年的派发现金股利,在含税情况下基本上是十股3元。

2013年,资本公积进行了转增,即每10增13。

等到2013年年底,公司实现了转增与增发,其股本总额共计1806100763股。

公司在2014年,将每股股利大幅下调至0.11元,股份不会继续转增。

股利支付率在前年度基础上降低,股利政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企业在回购股份后,流通在外股份的数量得到明显降低,从而使得公司的现金分红压力减少。

与此同时,进行回购的股东也能够得到水平更高的收入,公司与投资者都能够获利。

结合以上股利政策不难得出,集团对股份回购的动机是想要与现金股利相互替代,股份回购代替股利的意图比较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