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有人问我一些比较直接的问题:写书赚钱的都是哪些人,普通人有机会吗,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就统一来回复并且讨论下这些热点问题。总共是三个问题,我们拆开来回答。
第一、写书赚钱的是哪些人?
从我从事图书创作和出版工作所了解的情况看,通过写书赚到钱的大多是三种人:
一是名气很大的大咖。因为其社会影响力大,粉丝和拥趸众多,只要他的书上市,卖个几万册不成问题。如果出版方运作得好,销量超过10万册也是有可能的。
二是作者的网络声音大。有的作者写的书内容一般,甚至被认为没什么价值,但作者的网络声量大,成天怼天怼地,也能把自己的书炒热。
三是擅于研究读者心理的人。当前,这几年,大家普遍过得压抑,如果作者的观点能戳到读者的痛处,引起共鸣,也能卖得不错,获得不错的收入。
第二、普通人有机会吗?
普通人当然有机会。之前,我推出过一个实战专栏,名字叫《普通人成为图书作者的15堂课》,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深入分析。
作为没有名气的普通人,要想写出来的书得到出版社的青睐,肯定得动动脑筋,投其所好。一般来说,出版方比较喜欢的大众图书有4个显著特点,可要记住了。
一是题材不敏感。根据我的从业经验和观察,普通作者尽量不要去碰特殊题材,大家只需要把技术类、实用类或消遣类图书写好即可。
年,5G题材比较火,我先后策划了《5G金融》《5G新产业》《5G保险》等六七本与5G相关的书,是国内策划5G图书最多的人。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也乐意做市场热点题材。这类图书只要作者过得去,销量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三是内容通俗易懂。一些教授、博士写书,受惯性思维影响,写出来的内容太生硬,普通读者和外行读不懂。为了扩大读者群,在文风和表现形式上,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四是符合出版要求。这个问题涉及到写作的基本规范,要求书稿有完整的目录、严密的逻辑、语言规范、数据准确等。这个只能多看多练,别无它途。
第三、应该怎么做?
说到怎么做,可能每个人的做法不同,但在我看来,普通作者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这是基础,任何一本书,哪怕只有10万字,你在专业领域必须做足够且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是时间准备。写一本书,正常情况下,3个月到半年是正常的,如果是大部头,写作时间更是以年记。
三是制定写作计划。为了确保行必果,建议制定一个写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 制定写作计划容易,关键是能否执行到位。因为遇到中途放弃的作者太多了,我要特别提醒,要想成功写出你的书,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否则,宁可放弃,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