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以有色、钢铁为代表的周期板块迎来大涨,截至25日收盘,有色金属、采掘、钢铁分别以19.40%、16.18%和14.39%的涨幅位居本月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涨幅前三,同为传统强周期板块的化工(9.86%)、建筑材料(6.26%)亦涨幅靠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2020.11.1-2020.11.25
有投资者表示,终于轮到多年不涨的传统周期了。那么周期爆发,真的仅仅是“轮到”那么简单吗?
周期上涨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当宏观经济上行,投资、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往往会更活跃,周期行业的景气度也会随之升高。具体到二级市场,包括金融、地产、有色、钢铁、化工、煤炭、建材等都是明显的顺周期行业。当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地产、基建及建材都是投资的主力,进一步拉动钢材、水泥、有色、汽车、工程机械、装修等行业的发展;另外,当经济发展较好,融资会不断增加,金融公司普遍表现良好。
而近期周期股大爆发,最核心的逻辑在于经济复苏环境下,工业品价格的上涨。11月初以来,华南工业品指数涨幅达到9.58%。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多个反映经济运行的“风向标”火热升温——从三大投资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7%,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5.3%,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3%,比1-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从工业与服务业运行来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9月份持平。
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0.7%,增速由负转正,10月份经济数据向好更是为四季度开了个好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达6.1%,而明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将高达13%。
另一方面,新冠疫苗持续取得重大进展,更是加强了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根据CEPI的估计,2021年底前,全球疫苗产能有望达到20-40亿剂。如果疫苗在2021年实现大面积接种,将有效抑制疫情的再爆发,为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提供支撑。
随着经济复苏不断加速,生产端的加速提升了工业品资源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提振大宗商品的价格,传导到二级市场就带来了周期品种的爆发。
哪类周期品种收益最明显?
2010年以来,周期板块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分别是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上证周期指数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两次上涨核心逻辑不同,相对大盘的表现也大相径庭。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2010.1.1-2020.11.24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
这一时期市场处于牛市行情中,核心逻辑在于流动性宽松。当时央行多次进行降准降息,两融剧增、场外配资的大举入市,A股整体迎来“宽松牛”。然而宏观经济数据和周期品价格都处于下行通道,上证周期指数与南华工业品指数反向而行。
所以可以看到,尽管周期板块涨幅较大,但并不是当时表现最好的品种,也没有跑赢大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2014.6.1-2015.6.30
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
这一时期市场处于震荡行情中,核心逻辑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工业品价格上涨。当时宏观环境正处于“L”型经济的“新常态”,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转型升级,摆脱以往“大水漫灌”的增长方式,没有货币泛滥也没有投资过热,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回升主要来自于供给侧收缩。
上证周期指数与南华工业品指数同向而行,二者共振,周期板块涨幅超越非周期品种和大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2017.5.1-2018.1.31
可以看到,在商品价格上行的阶段,周期板块的超额收益更为明显。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下,在疫苗研发推进、经济复苏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工业品价格有望继续推升。
那么在周期板块大涨周期内,哪一类细分板块涨幅最具有爆发力,通过统计2017年周期行情中,钢铁、有色、采掘、建材、化工的区间表现来看,直接受益于商品价格弹性的钢铁、有色金属的区间表现最佳。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2017.5.1-2018.1.31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行业估值已经出现明显分化,医药、消费、科技等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而以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周期板块估值相对合理,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从长期视角来看,“国内大循环”政策发力将有助于提升周期的长期景气度,令相关企业获得长期增长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