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息揽储早已见怪不怪了,有的村镇银行甚至开出一年期定存4.1%的高息。可是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它们为何能拿出如此高的利息?我想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借贷对象是三农、小微企业,也就意味着它们需要承担更高的贷款利率,银行也就有更高的息差才能hold得住如此高的储户利息。不过通过XX银行事件我们也能看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风险评估体系仍有待加强,而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也应该在存款前做好一些功课,正确地识别存款和理财产品。
正文:在银行揽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少中小银行以高息吸引存款的事已经很正常,比如某村镇银行一年期定存甚至开出4.1%的高息,几倍于普通利率。有的甚至存款后当场付息刺激客户存款。这背后到底靠不靠谱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3个问题,你就明白了:
1、村镇银行为何能拿出如此高的利息?
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银行金融机构4588家,其中村镇银行数量就高达1616家。然而村镇银行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所以尽管网点众多,但实力较弱,生存空间小,这也就注定了它们不得不提高存款的利率,以吸引储户存款。一般来说,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普遍会上浮40-55%,而一般国有银行及全国股份制银行仅为30%-40%。这是宏观大前提所导致的。
更重要的是,村镇银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三农、小微企业,因此贷款利率相对较高,而高息差是目前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村镇银行虽然贷款规模没有大型银行那么大,但利润率并不低,因此也就更有“让利空间”给储户。此外,村镇银行享受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只有8%,低于大型银行的13.5%和城商行、农商行的11.5%,也就是说村镇银行可以有更多的信用额度来维持高息差贷款。
2、中小银行的信用体系仍待完善
从这次的XX银行事件可以看出,中小银行依然存在内控和风控制度不足的问题。央行数据显示,XX银行的大股东明天集团合计持有XX银行89%的股权,由于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XX银行的大量资金,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导致XX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
而整体来看,中小银行的风险也普遍比中大型银行要更高些。数据显示,2018年报且上市的33家银行(包括港股)和79已披露年报的未上市中小银行不良资产数据来看:五大国有行最低(平均不良率1.496%),其次是除五大国有行外的上市银行,而未上市的中小银行平均不良率达到了2.01%。
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除了这些风险外,还有诸如人才储备、信用评级、数据共享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之处。
3、中小银行的存款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在存款时最重要的还是得辨别产品。比如理财经理给你推荐的产品,是纯粹的存款,还是债权类的?权益类的?现金类的?如果是权益类的话,是属于基金,还是银保产品等等。
假如你实在听不懂也没关系,打开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找到投资范围那一栏,该产品的资金投资了哪些领域便一目了然。当然,现在有的银行也会推荐给客户结构性存款,即一个普通存款加一个高风险投资(通常为期权)的组合,当然收益也是在保底的基础上浮动的,这种产品兼具存款和理财的特性。总之,在目前国内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国家信用做背书,银行的存款风险是非常非常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