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新基建基金分析(新基建板块有哪些投资机会)

2022年政策性银行发力弥补财政缺口,基建投资增速很快,2022年广义基建增速高达11.52%。在疫情和地产冲击下,2022年财政税收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承压,在此背景下基建实现高增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使用历史地方政府专项债超5000亿元;二是准财政端大幅积极发力,包括7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项目资本金,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匹配项目贷款。

 

1. 基建增速:政策端、项目端、资金端有望持续发力,2023年基建投资将维持高投入。

 

(1)从政策端看,2023年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基建仍是重要发力点。发改委在今年1月中旬的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指出,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

 

(2)从项目端看,基建投资项目已储备充足。根据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完成审批/核准/备案手续的拟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24.7%;且H2较H1增长31.3%。

 

(3)从资金端看,2023年财政和准财政有望进一步发力,其发力程度决定今年基建增速高度。财政端,2022年财政专项债结余大超预期,余额1.3万亿元,同时2023年专项债额度预期稳中有升,财政发力子弹充足。准财政端,2022年12月中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银行贷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 基建节奏:政策引导下专项债提前批大幅增长,2023年基建加快前置发力。

 

2022年11月发改委下达《申报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要求》,为确保过审项目足,首次提出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项目申报规模按3倍额度把握,并且发改委将对申报项目数量不符合要求的和项目质量较低致通过率低的地方进行通报,相比2022年更强调项目风险和债务管控,2023年专项债更加强调提前发力。实际上,年初已披露6省下达的提前批额度同比增速均在34%以上,2022年同比为-17.5%,引导专项债券加快落实到具体项目,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3. 基建方向:基建投资的重点在于补短板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关注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基建重点侧重在改造升级传统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加快建设布局新基建(5G、大数据中心、特高压电网、城际高速公路等),从各地近期的项目开工数据和投资计划来看,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等新基建布局加快,新基建开局多点开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