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受市场整体行情不佳的影响,很多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看着自己基金账户里的本金一点点变少,刚入门的基民很是惶恐:如果一直这样跌下去,我会不会血本无归,本金全没?
这不,基长在后台就受到了粉丝的留言咨询
今天,基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基金本身具备分散风险的特点
首先,让我们回归本源,复习一下基金最基础的概念。
基金,说白了就是一篮子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资产,而且在基金合同里面,对单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是有明确限制的,例如投资单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10%。
所以从产品设计上,基金就具备了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特点。
假如真的不凑巧,重仓的一只股票因为突发事件面临退市,那么对基金的影响也是可控的,不至于是“毁灭性”的伤害。
基金跌100%的概率极小
那假如是因为市场的影响,多只股票都出现了整体下跌,导致基金净值也跟着一跌再跌(例如最近),会不会最后跌了100%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20余年的公募基金历史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衡量基金的亏损,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最大回撤】这一专业的指标。
最大回撤: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截至2022年3月15日,目前全市场有9000多只基金。
这9000多只基金中,从基金成立日开始算起,最大回撤的是一只大宗商品主题基金,为-87.61%,并没有出现跌了100%的情况。
而且,从历史数据看,最大亏损程度比较高的,多为大宗商品主题基金或QDII基金。
如果大家买的是主要投资国内股债资产的基金,那么基本很少会出现这么大程度的亏损情况。
以史为鉴,过去20多年历史里,无论是国内的A股,还是国外的资本市场,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例如2020年美股在10天内熔断了4次),暂时都还没有发现中国的公募基金跌了100%。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基金亏100%的概率是极小的,不需要我们过度担忧。
基金清盘,也不代表钱全没了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如果基金一直跌,会不会像上市的股票一样“退市”呢?
答案是:会的,我们称之为“基金清盘”,也就是终止基金合同,这只基金就没办法进行买卖交易了。
什么情况下基金会被清盘呢?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里面就有明确的规定:
- 开放式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 发起式基金: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
小科普:
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一千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
大家发现了没?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发起式基金,都不会等到基金资产净值为0(即把钱全都亏没了)的时候才清盘,而是在基金还有一部分资产的时候就要求基金公司采取措施。
基金清盘之后,这部分资金也并不是会被基金公司收走,而是按照投资者持有的份额把钱退还给持有人。
所以,即使基金真的走到了要被清盘的那一步,也不意味着大家的钱全部打水漂了,除了已经亏损的那部分,剩余的基金资产还是会返还到大家手里。
买基金,会不会把本金全都亏没呢?
基长整理了3个理由,希望大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1.基金是一篮子投资,本身具备分散风险的特点,即使重仓的单个股票大幅下跌甚至退市,对基金的影响也相对可控。
2.从公募基金过去20余年历史来看,基金最大回撤达到-100%的概率极小。
3.当基金资产低于一定数值时(开放式基金是5000万门槛;发起式基金是2亿门槛),就会触发基金清盘机制,剩余的基金资产会退还给持有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