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负利率,负利率,就想当然的认为储户存在商业银行的钱,银行不仅不给利息,还会额外收取“保管费”,其实这存在一定的误解。利率的本质就是价格,要清楚的了解利率,我们就先简单的说下中央银行加息,降息。
中央银行那到底调整的什么利率?如美联储选择调整利率,其实调整的就是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即是美国各家银行间的银行同业拆息,代表的是短期市场利率水准。
而我们国家采用的是利率双轨制,也就是我们同时面对两种利率,一种是存贷利率,一种是金融市场利率。那么央行调整利率就需要针对这两个各自进行调整,那么就涉及到MLF和OMO。MLF是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而OMO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MLF调整会影响贷款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存贷款利率;OMO调整会影响DR007(7天期回购利率),进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利率。LPR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主要指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计算所得。
银行并不会将负利率的负担直接转嫁给零售存款的利率,最多降至零利率为止。负利率只会出现在央行的决议利率里,不会出现在银行对散户公布的储蓄利率中。负利率政策和负实质利率是不同概念,前者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手段,后者是指由于市场上利率过低,造成储蓄者获得的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购买力进而缩小的情况。因为倘若银行对普通储蓄者开始采用负利率政策,不但有可机会降低民众未来存款意愿,更有可能衍生出挤兑事件,使银行立刻面临经营危机。
何种情况需要负利率?
流动性陷阱就是降息无法吸引新的贷款需求,可能来自银行拒绝放贷,亦或是低利率无法刺激新的贷款需求。一般流动性陷阱主要发生在银行处境非常糟糕或则经济前景持续恶化,长期的低利率无法刺激新的借贷需求的时候。
现如今全球面临的问题之一主要来自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负债太高了,借的钱比赚的钱还要多了,其实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是比较吓人的,我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企业融资和个人贷款,比如房地产,信用卡贷款等。
现如今的大多数老百姓的资金都被套在房地产市场里,其实没有多少资金去投资或则消费。
比如日本,借贷长期出于疲软局面,通货膨胀率是负的,长期的零利率无法刺激消费。比如企业和消费者没有动力去投资或则消费,因为价格一直担心下跌;如若你打算购买一件东西,有担心价格每月会下跌,你会推迟吗?企业投资购买资产,担心资产会下跌而债务保持不变,大多数企业会理所当然的考虑减少借贷,你觉得呢?如若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住房者会担心房价下跌而按揭贷款利率却不变的担忧。
为了应对此类情况,中央银行很有必要提升通胀预期,通过降低、增加货币供给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这将导致负利率,借此刺激新的借贷,刺激消费,恢复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率高于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将被迫消费,企业也将被迫投资而非储蓄。这样就能在投资和储蓄之间达到一定的均衡。
为何负利率还有人愿意持有?
1、预期未来价格会上涨,收益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
2、养老基金或是保险公司资金体量大,国债和政府公债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信用背书,如若存入银行无疑增加银行风险管控,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是私人,不是政府持股,出现风险,政府不一定会救。
3、养老基金或是保险公司,需要债务配对,这是必须持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原因之一,保持稳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养老金必须准时固定发放的,如若全部是权益类资产,如若发生行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等行情好了再提取养老金吗?显然不行。
但是如若长期负利率,并且权益类资产投资收益也不乐观,那么会造成严重的利差损。还有一些负利率的避险货币,比如日元,海外投资者一般用以“套利交易”。
负利率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流出,进入消费或则投资市场。
提高利率会削弱经济,降低利率会促进经济发展。高利率抑制借贷行为,低利率促进借贷行为;但如若双方都规避债务的时候,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