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什么是强制结汇(采取强制结汇”传言分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介绍2016年国际收支有关情况。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带来了跨境资本流出的压力加大,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形成了一系列的预案,其中包括了必要时将采取强制结汇。

1月19日,王春英在发布会上针对上述传言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作出回应称,“我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信息。”王春英告诉记者,“关于具体政策情况,还是应该以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不要轻信传言。”王春英强调。

她进一步解释,事实上,对于跨境资本流入或流出压力,从防范风险的角度都需要做好应对预案,并且结合国内外形势审慎评估和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基本原则仍是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坚持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要求,加大对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

根据外汇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银行结售汇仍是一个逆差态势,这说明人民币汇率还存在贬值预期。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美元指数的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一波反弹,是否担心这将释放企业和个人的购汇需求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贬值?

王春英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需要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维度看。从短期看,外汇市场供求受到国际收支、市场情绪、跨境资本流动以及投机炒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汇率上有所反映,有时在预期、投机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偏离基本面。从中长期看,汇率主要受基本面因素影响。过去大家一直说、现在也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支持人民币汇率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当然,不否定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这是正常现象,希望市场参与者客观分析。

外汇局:1月以来个人购汇总体平稳

今年年初,外汇局加强了对个人购汇的申报要求。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从监测的数据看,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地个人购汇总体平稳。截至近期,今年1月份以来个人日均购汇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回落,这说明个人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比较准确,情绪也保持了基本稳定。

王春英强调,外汇局对个人购汇政策坚持两个没有变。第一,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第二,与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留学、旅游等用汇政策没有变,居民个人经常项下其他用汇需求,如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的保险以及各种咨询服务等,购汇政策也没有变。

外汇局:未来外储仍将围绕合理区间上下波动

记者19日从中国网获悉,国新办就2016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是十分充裕的,未来仍将围绕合理区间上下波动。

外汇储备规模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王春英指出,第一,没有必要对某个数值过度炒作。各种金融指标数据上下变化都是正常的。

第二,从对外支付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看,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是十分充裕的。关于储备规模,全球尚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按照传统的衡量标准,在进口支付方面,外汇储备需要至少满足3个月的进口,假定没有人民币对外支付,目前是4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需求,其实跨境已经可以用人民币支付了。在对外债务偿还方面,外汇储备需要覆盖100%的短期外债,目前本外币短期外债规模为八、九千亿美元,比2014年末的1.3万亿美元明显下降,说明近一段时期外债偿还压力已经得到较大释放。因此,总的来说,从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看,国际支付和清偿能力依然很强,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第三,从外汇储备满足境内主体增持对外资产的角度看,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对外资产持有主体的结构变化,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和个人经济实力的增强,民间部门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需求必然增加,这是一个藏汇于民的过程。从国际投资投寸表看,截至2016年9月末,我国民间部门对外资产占全部对外资产的49.7%,较2015年末上升4.5个百分点。过去对外资产中储备占比较大,现在民间部门占比上升,使得民间部门的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平衡度和匹配度趋向改善。2016年9月末,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1.5万亿美元,较2014年末的2.3万亿美元高点明显下降。而且,满足民间部门增持对外资产也不一定全靠外汇储备。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跨境融资、市场开放等政策也便利了境外资金流入,这些都可以成为境内主体增持境外资产的资金来源。当然,对外资产在官方和民间部门之间的调整需要合理、适度,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协调。未来,我国将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断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这都有利于上述调整平稳进行。

第四,未来我国外汇储备仍将围绕合理区间上下波动。从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四个主要因素看,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未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是有条件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一方面,近期民间部门增持外汇资产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尤其是美元走强有关,但美元走势本身存在不确定性,不可能单边波动只涨不跌,人民币汇率也会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更多支撑,这意味着民间部门可能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使其外汇收入再向官方储备转移。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会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稳定格局。

外汇局:预计今年外债规模仍将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记者19日从中国网获悉,国新办就2016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国外债余额确实出现了连续回升,预计2017年仍将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

王春英指出,2016年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1.39万亿美元,环比增长了2%;去年9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1.43万亿美元,环比增长3%。外债总规模连续两个季度稳步回升,逆转了2015年二季度以来外债持续下降的态势。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企业进出口形势向好,对外借贷融资需求上升。从外债结构看,与实体经济尤其是贸易相关的融资信贷类负债占比较大,受进出口规模波动因素影响也比较大。2014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货物进口规模下降、美元持续升值,国内企业主动调整自身对外负债水平,积极偿还短期贸易融资和贸易信贷负债。但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进口规模止跌回升,尤其是在5月份以后环比稳步增长,同时美元指数有所回落,相应的企业贸易融资需求开始回升。2016年9月末,贷款和贸易信贷负债余额比6月末增加353亿美元,比3月末增加425亿美元。可见,企业外债连续两个季度增长,一方面固然是自身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具有较好的境外融资能力,可以有效利用国内外资金服务于生产经营。这也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向好,对未来形势比较乐观,愿意通过融资的方式来支持自身进出口发展。

第二,境外投资者看好投资中国的回报,投资意愿增强。2016年,我国经济仍保持了中高速的稳定增长,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而4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加息预期的次数减少,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势头缓慢,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出现变化,境外投资者继续看好投资中国的回报,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增加。再加上我国对外融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二、三季度中国吸收非居民存款和债务证券投资合计增加了208亿美元,这主要是境外投资者主动参与形成的,扭转了一季度的下降趋势。

王春英表示,预计2017年我们外债规模仍将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国内主体跨境融资和境外主体来华投资的改革措施,包括稳步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便利中资企业外债资金结汇使用,大力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进一步深化外债管理改革并便利资本项目结汇等。2017年,这些政策还会继续深化,相关的市场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再加上我国实体经济和外贸发展等方面的支撑,均有利于推动外债余额稳步回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