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存量资金怎么做(信托资金存量与流量分析)

比较2017年各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和同比增速可发现,银行理财与信托计划规模最大,但增速差距明显;相比于银行理财的低增速,信托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规模虽小于银行理财和信托,但增速依旧保持在高位;与此同时,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则出现了规模萎缩。

信托全行业固有资产规模近6600亿,其中投资类资产占比高达75%,货币类和贷款类资产占比均不足10%。

信托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6万亿,从资金来源看,资金类信托占比高达84%,管理财产类信托占比为16%;从投向看,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市场、房地产占比分别为27.84%、18.76%、14.49%、14.15%、10.42%。

从信托资金投向行业看,存量规模达万亿的行业共6个,分别为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等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

从信托资金流量观察,2015-2017年,信托资金持续流入工商企业,2017年净流入1.77万亿;房地产行业和基础产业在2015年均出现净流出,从2016年开始重新变为净流入,2017年净流入规模分别为0.85万亿和0.44万亿;受金融强监管影响,同业业务规模出现明显萎缩,2017年信托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净流入量为0.49万亿,较2016年的0.98万亿下降近1倍;从证券市场来看,2017年信托资金加大对股票投资力度,全年净流入0.39万亿,而债市出现明显萎缩,全年净流出0.12万亿。

文 / 普益标准 夏雨

1

大资管行业

随着2017年信托行业数据公布,大资管行业规模数据已全部出炉。截至2017年末,各类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124万亿。其中,银行理财29.54万亿,信托计划26.25万亿,公募基金11.60万亿,基金专户13.74万亿,券商资管计划16.88万亿,私募基金11.10万亿,保险资管14.92万亿。

从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速来看,2017年全年,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同比增速分别为40.68%、29.81%、26.64%、11.43%、1.69%,而证券公司、基金及其子公司专户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3.98%、-18.65%。

整体看,银行理财与信托计划规模最大,但增速差距明显;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规模虽小于银行、信托,但增速依旧保持在高位,券商、基金专户则出现了规模收缩。考虑到资管新规即将出台,各资管机构将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比如净值化管理和打破刚兑的要求对类固收性质的银行理财和信托计划影响较大。商业银行重新构建理财产品体系、投资者教育等都会影响到规模增长,而信托业去通道剥嵌套、主动化管理转型同样会对规模增速产生显著影响。

2018年,随着强监管政策的陆续落地,大资管行业的主题词无疑将从求增长转变为谋创新和重转型。

2

信托资金存量分析

2.1 信托资产规模

2016年下半年,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产生成效,国内投资需求不断扩大,而消费升级带来了更强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宏观经济回暖。受经济基本面的宏观驱动,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较快增长。

2017年2季度以来,一方面由于信托资产规模基数扩大至一定量级,另一方面受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工作基调影响,信托资产规模高增长势头得到抑制,信托发展逐步放缓,但增速依然维持在30%左右。

固有资产方面,截至2017年年末,信托行业固有资产规模达到6578.99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6.75亿元),同比增长18.12%,同比增速较2017年3季度的25.88%有所回落,但固有资产规模依旧持续增长。从固有资产的结构来看,投资类资产依然是主要形式,2017年末规模为4961.07亿元,占固有资产的比例为75.41%;货币类资产规模为656.81亿元,占比9.98%;贷款类资产规模为380.71亿元,占比仅为5.79%。

2.2 信托资金来源与投向

2.2.1 资金信托来源

从信托资金的来源看,单一类资金信托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集合类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类信托占比上行趋势愈加明显。截至2017年年末,单一类信托占比由2016年年末的50.07%降至45.73%,下降4.34个百分点;集合类信托占比由36.28%增至37.74%,上升1.46个百分点;管理财产类信托占比由13.65%增至16.53%,上升2.88个百分点。

资金来源从单一资金信托分流到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反映信托业在逐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信托资金来源持续向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信托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2.2 资金信托投向领域

从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工商企业依然稳居信托投向的榜首,其后依次是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投资、房地产。与2016年年末相比,信托资金投向变化在于基础产业超过证券投资升至第三位。

工商企业:2013年以来,工商企业一直是信托资金投向的第一大领域。2017年末,其规模达6.10万亿元,同比增长40.78%,占比达27.84%。工商企业信托在经历了2015年较低的增速后迅速回暖,在2017年2、3、4季度达到近年高点,充分说明了信托公司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出的积极响应与工作。工商企业信托规模的高速增长,有助于推动信托公司建立新的业务机制,形成支持实体的良性循环。

金融机构:2017年末,信托资产投向金融机构的规模达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9%,占比为18.76%。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高速增长后,信托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增速放缓,特别是在金融监管趋严,剥嵌套、去通道的大背景下,规模增速逐季下降。2017年以来,发展势头明显放缓。

基础产业:2017年末,信托资产投向基础产业的规模为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7%,占比为14.49%,较3季度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基础产业投资占比在2013年达到27.37%峰值后不断下降,但即使如此,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依旧在2017年末超过证券投资规模,保持信托资产配置的第三大领域。基础产业信托结构也开始转变,新增集合类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占比降至30%以下水平,其规模也同比下降22.55%。严监管政策下,信托公司开始压缩传统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信托公司基础产业信托呈现规模逐年下降态势。

证券市场:2017年末,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为3.10万亿元,同比增长9.57%,增速在2016年2季度以来达到最高;投向占比为14.15%。从2016年1季度开始,证券市场信托规模增速明显下降,占比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信托对证券市场的介入规模和深度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变化起伏。

房地产市场:2017年末,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规模为2.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69%,环比增长10.50%,投向占比为10.42%。2015年后,受国家对房市调控的影响,投向房地产市场的信托资金规模增速快速下降,但规模增速在2017年又出现明显抬头。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从其他金融渠道融资难度大幅度增加。随着监管政策对房地产融资高压态势的延续,可以预计流向房地产市场的信托资金也将受到限制,增速逐步回落。

2.2.3 信托资金投向行业

2017年末,信托资金存量余额超过一万亿元的行业共6个。其中,规模最大的为金融业,规模增速在近3年也保持稳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规模相对接近,且增速变化也较为同步,在2017年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批发零售业资金流入增速在近2年也相对提高。

2017年,资金投向大于一千亿且小于一万亿的行业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速最快;其余大多数行业2017年资金投入增速在20%以内。

3

信托资金流量分析

2017年,随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深入推进,信托业秉承“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宗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力度,全年资金信托对工商企业净流入1.77万亿;而金融严监管导致的降杠杆、去通道、剥嵌套,对金融机构内部资金流转有较大的影响,信托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净流入量较2016年减半。

在非金融业领域中,信托资金流量有一定的同步性,2013-2015年间,基础产业、房地产业和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净流入量都在不断减小,2015-2016年间出现了净流出的现象。但从2016年2季度开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投向实体领域的信托资金明显增加,净流入量连续多个季度创新高。

金融业领域中,资金流入波动较大,且不同投向的相关性较小。信托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净流入量在近五年内呈波动态势,基本处于净流入状态;而股票市场的净流入有较大幅度波动,在股灾之后有较大规模的净流出出现;对基金、债券的投入规模虽然也有波动,但振幅较小。

通过对信托资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发现信托资金流向和宏观经济调控、金融市场管理、监管政策等因素强相关。2014年后,随着地方债务问题显现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升级,信托资金从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净流出;与此同时,注册制改革等制度红利带来了股债双牛的市场行情,大量信托资金涌入股票市场,金融领域的资金净流入规模巨大。2015年,股灾的发生导致资金从股票市场大量流出,大量进入债市和金融机构;而随着2016年金融降杠杆、严监管的进行,金融机构、基金、债券领域的净流入大幅度下降,资金重新流向工商企业、房地产业以及基础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