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当市场情绪偏弱的时候,恰恰是买入的好时机,而当前A股已经连续4个交易日成交额不足7000亿元,连续四个交易日换手率不足2%,是不是该贪婪一下了?
实际上,这个投资的逻辑是没有错的,从历史上来看,也的确是这样。如下图所示,在2009年反弹之前,2013年反弹之前,2019年反弹之前,A股的成交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不过,看成交量有一个问题。即股市本身处在快速扩容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会抬高成交量,因此用成交量并不是很容易看到高低。但是有一个指标是脱离股票数量来反映市场情绪的,那就是换手率。
从换手率的数据来看,2003年、2013年,2018年都是换手率的低点,随后的2004、2014、2019年,市场都迎来了大幅反弹。
而在2007、2015年,换手率都曾经达到一个历史性的高点,证明市场已经出现超买。所以,换手率也可以看作是市场重要的情绪指标。
从以上数据,还能发现一个趋势,目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是上升的,2003、2013、2018年,它们的最低换手率是上升的。
换手率是不是万能的呢?
并不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个别的交易日,成交量同样下降到了一个低点,但市场并没有立刻反弹,这里我们就要用时间来剔除异常值,才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的换手率。
自2000年以来,A股的最低换手率为0.32%,最高为9.3%,中位数2.07%,而截至2022年9月22日,换手率仅有1.81%,处在历史低位。全年有5个交易日换手率低于2%,而最近的四个交易日就占了4个。
我选取了2000年以来的市场换手率数据,发现换手率低于2%的天数越少,行情越好,换手率低于2%的天数越多,行情越差,而且通常面临着反转。比如2008年,紧接着就来到了2009年的小牛市,2012年紧接着就跟随2019年后的小牛市。至于2004年之前,由于当时的换手率本来就比较差。而在换手率变得更差的2005年之后,迎来了超级大牛市。
而今年到9月22日,换手率低于2%的交易日仅有5天,比2020年、2021年全年还少。因此,虽然今年的行情比较差,但并不代表目前的投资者情绪低落。
从换手率的数据来看,从9月份开始,2019年以来的市场兴奋情绪才真正开始降低,此时说底部还为时尚早。当市场换手率全年大于50个交易日的时候,才到了我们该讨论情绪底的时候。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目前也远没有达到底部。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太快,且起点太低,加息对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而已(为什么加息阻止不了美国通胀?文中已提到原理),未来我们会看到净利润的下滑,任何目前看起来市盈率较低的板块,都可能会因为净利润的下滑,走出股价下行、市盈率上行的走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