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一位网友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促消费的最佳途径”。
税收具有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关系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税收手段,促进社会的财富经过多次的分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财富的均衡化。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都储蓄而不消费,那经济就无法发展,而指望低收入人群消费,确实是不顾民众疾苦,但是,高收入人群也没有消费意愿,经济不景气,低收入人群工作岗位就更少。
资本财富过度集中,富豪们边际消费能力已经极低,再大量囤积商品,窖藏货币,就会使市场发生严重有效供给不足,商品短缺,物价高涨,流通不畅。
那么,50万以上存款的利息收入,是否应该算个人收入?确实应该算。
目前有分析认为,超额储蓄主因高收入人群,高端消费将率先修复。
所以,今后几年满足高端消费的供给侧,可能会优于低端消费品的供给侧了,这可能是下一步购物网站收入骤减的预警信号。
当然,高端消费,不应该只盯着不实用的奢侈品,奢侈品除非质优而实用,否则,其他属性,如身份象征、甚至金融属性,基本都不是高收入人群的刚需消费标的,而且,那些价高质低甚至智商税的产品,也不可能收割到高收入人群,反而那些品质高的消费品甚至易耗品,都是高收入人群的标配。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赚到高收入人群的钱?
对此,我国春秋时期的《管子》曾经提出过用轻重之术分散财富。《管子·“侈靡第三十五”》中,管仲提出,要对商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商品附加值,促进消费——要提倡吃最好的饮食,听最好的音乐,把蛋品雕画了然后煮食,把木柴雕刻了然后焚烧。
《管子·“乘马数第六十九”》中,管仲提出“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也就是出现灾害后,国家通过基础建设投资,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增加就业。管仲的思想,比凯恩斯提出的“由国家出钱雇人挖坑解决就业”更为实际可行,因为修建宫室台榭这样的就业,会增加实际的社会财富,而凯恩斯提出的挖坑,并不创造任何社会财富。
《管子·“揆度七十八”》中,管仲甚至提出,通过富人厚葬行为促进就业,提出“巨瘗堷,所以使贫民也;美垄墓,所以文明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犹不尽,故有次浮也,有差樊,有瘗藏。”当时开始提倡“厚葬”的习俗,挖掘巨大的墓室,使穷人有工作做;装饰堂皇的墓地,使雕、画工匠有工作做;制造巨大的棺停,使木工有钱赚;多用随葬的衣被,使缝纫工作的人得利。如果这还不够,还有各种祭奠包袱、各种仪仗与各种殉葬物品,用这些办法使贫者维持生活,然后使人民都获其利。
所以,只要做好为高收入人群服务的准备,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更精益,就能通过自己的精细化劳动,在财富再分配过程中收获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