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货币乘数分析(基础货币暴增2.62万亿)

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已可以看到2022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全貌了,12月数据已经发布。

令人惊讶的是:一直稳如老牛、进“三步”退“两步半”的“储备货币”,突然在2022年12月大增了2.62万亿,创出了近年来罕见的“飙升”。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央行突如其来的“扩表”:从11月40.15万亿,扩张到了12月的41.68万亿,一个月扩张了3.8%!

 

上图是根据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做的一个缩略图,只保留了2022年一季度和四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1月到11月,央行储备货币的总量变化不大,但到了12月出现了异常飙升!

 

上图是根据央行官网数据做的过去1年半储备货币(即基础货币)增长情况,可以看出2022年12月的增长非常异常。

“储备货币”,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重要项目,其实就是“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由于它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

没有学过金融的朋友或许会一脸疑惑?基础货币,为什么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了银行制度,尤其是有了电脑记账、银行卡。

在古代,没有银行或者票号的时候,你手里有3吊钱,借给了张三,这3吊钱没有衍生出更多的货币,还是3吊。你把钱借出之后,自己手上就没有了,不能消费、投资了。

银行出现后,情况就不同了。

你有3吊钱,借给银行、也就是存到了银行,银行给你一张卡,你可以继续刷卡使用你的3吊钱。而银行可以把你的3吊钱(在扣除银行准备金)之后,借给张三2.5吊钱。于是,张三就有2.5吊钱,他可以消费,也可以存入银行。于是,你的3吊钱其实就衍生出了更多的钱,具有了扩张的能力。

限制钱无限扩张的,是存款准备金制度——钱每存入银行一次,就被央行扣除一笔准备金。理论上,当存款准备金率是10%的时候,货币乘数是10倍——也就是说,你的3吊钱可以通过银行体系扩张10倍。

2022年11月,中国的货币乘数是7.9倍。12月,基础货币大增了2.62万亿。这新增的2.62万亿,理论上可以衍生出20.7万亿的钱!

20.7万亿,这是什么概念?

2021年,中国新房销售额才不过18万亿!2022年,新房销售额下降到不足14万亿,楼市非常低迷。

如果这20.7万亿中分出四分之一给楼市,就是5.175万亿,加上去年实际成交的14万亿,就是19万亿,足以让楼市全面回暖!

如果这20.7万亿中一半流入股市,就是10万亿。10万亿增量资金杀入,足以让上证指数飙升到大家不敢想象的高度。

要知道,2023年以来A股大涨,大家普遍认为是外资抄底起到了杠杆作用。而统计显示,开年之后的12个交易日,从香港北上的境外资金净买入额才不过938亿而已,就让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是10万亿,那将是什么局面?

那么:12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的基础货币为什么飙升了2.62万亿?货币泛滥的时代来了吗?

12月基础货币的飙升,大概是三个原因:

第一是降准。

2022年12月5日起,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一共释放长期资金大约5000亿元。

这释放出来5000亿元资金,就是基础货币,有货币衍生能力。

第二是年底前集中的货币投放。

12月15日之前,央行每天的逆回购往往只有数十亿元。但到了12月16日以后,逆回购投放量显著增加,除了7天逆回购,还几乎每天通过14天逆回购投放资金。下面12月16日到30日的资金投放情况:

12月30日 7天1830亿元;

12月29日 7天 2050亿元;

12月28日 7天1890亿、14天 130亿;

12月27日 7天1940亿、14天140亿;

12月26日 7天1730亿,14天 430亿;

12月23日 7天 20亿、14天 2030亿;

12月22日 7天40亿、14天1530亿;

12月21日 7天190亿、14天1410亿;

12月20日 7天50亿、14天 1410亿;

12月19日 7天 90亿、14天 760亿‘’

12月16日 7天410亿。

这波年底的资金集中投放,至少带来1.85万亿的增量资金,加上降准的0.5万亿,大约是2.35万亿。

第三,企业年底结汇,让央行加大了人民币的被动投放。

2022年中国贸易顺差创下新高,年底外贸企业要发年终奖,会有相对集中的结汇行为,这可能也是造成基础货币飙升的一个因素。

总之,钱突然喷涌而出。

这有利于缓解年末资金紧张的局面,避免出现钱荒。

于2022年疫情冲击、房地产低迷的带动,不少企业都不好过。如果年底的时候流动性不够宽裕,分分钟可能出大事。

元旦之后的第一周,央行一度收紧了逆回购的数额,有回收流动性的意思。但到了最近一周,资金投放力度再次加大。

比如昨天通过7天和14天逆回购投放资金5800亿元,今天则投放了5320亿元(下图):

 

这是因为春节将至,我们将迎来又一个传统的还债、发红包的高峰期。

近日,央行在“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8次提到了“流动性”,5次提到了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

刘鹤副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讲话中,也两次提及了“流动性”,还表示要对房地产企业“大量输血”,改善企业的流动性(见下图)。而这些举措,都会加速货币的衍生,让钱生出更多的钱。

 

总之,不让市场缺钱、让大家有消费投资的底气,将是2023年的基本国策。

干涸的楼市、股市,正迎来久违的“流动性”,先是救命的钱,然后是跟风的钱,这中间还夹杂着国际间的热钱……

但愿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疫情等,不要在2023年再次搅局,让大家全心全意地“搞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