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的参保率越来越高了。按照《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我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807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4797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每年增加2000多万,2021年增加了2453万人。未来肯定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
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领取养老金。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目前形式上是全国统一的,特别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不管在全国各地参保产生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都是完全一样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计入的。缴费基数相同,记录钱数相同,比如说缴费基数都是5000元,每月都记录个人账户4000元,任何地方都一样。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2016年开始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统一公布,当年高达8.31%,2022年是6.12%。因此这一部分不论在任何地方,也都是增长的利息一样。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主要是根据退休年龄确定的。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扣除。
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每月从个人账户支取的部分。不过这一部分钱并不是永远不变的。
大家都知道退休以后养老金会年年调整。从近年来开始,国家在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明确要求,调整养老金的所需资金,要按照退休时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等部分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
比如说张大爷的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只占养老金的20%,2022年养老金调整增加了100元,那么其中的20元就要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中支付。当然个人账户余额如果领取完毕的话,会从统筹账户中支付,确保待遇不降低,大家放心。
139是如何计算来的?
对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很多人非常好奇是怎样计算的?实际上有关计发月数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的,10多年来一直没有改过。
按照有关的计算理论,主要是假设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为4%时,②某一个年龄退休,③能够活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时候,④恰好把个人账户余额领完。
具体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指数函数,60岁退休求得的值是138.76。
不过,通过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情况,当时的背景已经早已经不具备。记账利率明显偏高,个人账户支取钱数每年增加,特别是人均预期寿命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中,人社部明确提出要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制度,相应的计发月数肯定会改变,时间限制应当在2025年以前。
总体来说,养老保险基金考虑的是收支平衡,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跟延迟退休一样,国家在完善的时候不会一蹴而就的,肯定会给予一定的过渡期,放心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