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账户类型非法有哪些(三类账户都能干啥)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国人民银行深入分析支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于去年12月正式实施了支付结算管理新规(银发[2016]302号)。通过细分账户类型,加强账户实名制,阻断非法资金转移主要通道,直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源头。

话说,新的银行账户管理规则将账户分成了三类,Ⅰ、Ⅱ、Ⅲ类账户“各司其职”,最近邻邻的朋友圈流传着两张图

那么问题来了,Ⅰ、Ⅱ、Ⅲ类账户究竟都是啥?有啥区别?如何开立?为啥能防范网络诈骗呢?今天,邻邻就来给你普及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个形象的比喻——

Ⅰ类账户是“金库”

Ⅰ类账户是功能齐全,资金流入流出无限额。可以作为工资账户或个人财富主账户,主要用于大额消费、大额资金流转、储蓄存款及投资理财。Ⅰ类账户不必随身携带,也减小卡片遗失带来的风险。

Ⅱ类账户是“钱包”

Ⅱ类账户投资理财功能齐全,可以灵活地由Ⅰ类账户向其转入资金,无累计转入限额,既满足日常使用,又避免大额资金损失。

Ⅲ类账户是“零钱包”

Ⅲ类账户主要用于小额高频交易,账户余额不得超过1000元人民币,适合用于绑定支付账户,及日常小额高频交易(如二维码支付、手机NFC支付等)。可以随用随充,便捷安全。

如何开立I类、II类、III类账户?

开立三类账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银行柜面,由工作人员当面审核开立;一种是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开立。注意事项如下表:

实施账户分类能够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减少非法账户,控制犯罪源头。由于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设一个Ⅰ类账户,有效消除了持卡人的闲置账户,有效遏制了犯罪分子冒用、盗用他人账户转账的发生。

限制账户额度,防范消费、转账诈骗风险。设立II类、III类账户转账限额后,有效防范了资金欺诈案件的发生,帮助高风险、受骗人群减少财产损失。

设立网络支付专门账户,减少风险隐患。Ⅲ类银行账户的设立,为持卡人提供了网络支付专用的小额账户,有效降低网络欺诈的风险隐患,损失可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