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15日,央行进行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75%,比前次下降10个基点。同日还进行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也是下降了10个基点。
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它们的中标利率是政策性的利率,也就是代表着官方的态度,是央行在降息。我们平时所说的与房贷挂钩的LPR是市场利率,是受市场因素调节的,不代表官方的态度。
但是官方利率都降了,市场利率肯定是跟着政策利率走的,接下来LPR也会跟着降,一年期和五年期的LPR预计也会降10个基点。过几天就知道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信贷市场很不好,上个月的M2增长是12%,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新高,寓意着货币供应量很大。但是社融数据却是断崖式的下跌,也就是人们都不愿意借钱,投资也好消费也罢,包括买房,没人愿意去干。
不仅不借钱了,我有点闲钱我还提前还贷,这就是社融数据大幅下跌的原因。不管你放多少水,就是放不到社会上去,人们把钱拿在手里,或者在银行金融系统空转,就是不投资不消费,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流动性陷阱。
我们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标准的流动性陷阱,不过我们还不是太严重,因为这种情况才刚开始,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换句医生的话来说就是:幸亏发现的早,还有的救。
什么叫没得救呢?那就是日本的情况,失去的二十年,变成失去的三十年,现在往失去的四十年发展。平成废宅直接躺平,我就是不消费也不奋斗。任凭日本央行大水漫灌二十年,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属于没救的。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算是什么都经历过了。流动性陷阱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从哪儿知道的呢?从书上,从别的国家知道的。我们都没经历过流动性陷阱,到底是啥感觉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我们现在这种状况就是流动性陷阱。
上半年光是居民的存款就增加了十万亿,这当然大多数都是有钱人存的,咱们小老百姓想存也存不了多少。存款增加得这么快,说明有点钱的人不愿意投资也不愿意消费,存起来得了。没钱的人也不去贷款了。
这样一来,银行的钱肯定就多了,钱都砸到银行手里,银行也急啊:这钱都是有成本的,都砸自己手里放不出去那我不就赔大发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些机构从银行里把钱借出来,这个利率是很低的,比如说两个点的利息,拿到钱之后干什么呢?它不投资也不消费,直接买成债券了,国债地方债企业债什么的。这些债券的收益还相对高点,就连收益最低的国债也有两个多点的收益。从中挣一点利差。
有的更厉害,买完债券之后反手就把债券抵押给银行,再从银行借出钱来又买成债券了。放水放出来的钱现在有很多都流到债券市场上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中证全债指数,你看看都涨成什么样了?就是这样给买起来的。
有人可能就有疑问了,那银行是不是傻?银行为什么不自己买,非要让中间商赚差价呢?银行当然也会买一点,但是银行不能随心所欲地买。它还有个表内表外业务限制呢。银行的主要责任是放贷,这都是有任务的。我放给机构多少也算完成点任务,利率低点就低点吧,少赔点也比钱砸在手里放不出去强啊。
银行现在就是这种窘境,手里有钱放不出去,我是经常接到让我贷款的电话的,以前基本上都是中介给我打,这几个月我接了好几个银行经理的电话,让我借钱的。大家可能接到这种电话一般都直接挂了,我却跟他们聊了一会,我想多了解点信息嘛。这些银行经理也确实挺难的,任务都压头上了,放不出去钱真的就影响到收入了。
现在钱在银行系统里空转,大家都不缺钱,银行间直接互相拆解资金,那个利率低的可怕。比如说工商银行一个支行,这会儿需要一笔资金周转,这种情况很正常,跟缺不缺钱没有关系。大客户打电话,明天要支取一个亿,但是这会儿支行没有,那你就得拆借。那跟附近的建行借点钱吧,这个利率很低的,还不到两个点。
银行间拆借利率低到这个程度也是没办法,大家都有钱,都在那儿闲放着,能挣点是点。你建行不借我找农行借,这竞争也挺激烈的,钱太多利率就高不起来。
所以这也是央行下调MLF利率的原因。以前商业银行没钱了都是找央行借,你找央行借钱利率就是MLF的利率,2.85,这是政策利率,还不了价的。现在银行间互相拆借的利率还不到两个点,那就没人找央行借钱了,所以央行也下调利率,也算是向市场利率靠拢吧。
但是我们不能理解为央行为了让商业银行借钱才下调利率的,央行是不可能跟你商业银行争客户的,央行就是表达一种态度,既然市场利率已经这么低了,那么我就让政策利率回归一点。
利率这个东西,其实它就是钱的价格,也是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一种预期。钱这种东西,如果我们把它也看做是一个商品的话,那么它也是受供需关系支配的。市场上某种商品多了,供大于求了,那它肯定就要降价了。钱也一样,钱多了也要降价,利率就是钱的价格。
同时,如果人们对未来感到悲观,不愿意借钱了,也就是钱的需求少了,那么钱也会降价,利率下降。
流动性陷阱就是从市场角度对货币的一种解释。你即使说利率降到零,货币在总量上市泛滥的,但是人们没有预期,有多少货币都拿在手里,存在银行里跟拿在手里是一样的。货币都在银行或者在人们的手里凝固不动,没有人投资也没有人消费,货币再多就是不往市场上流通,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央行降息对减轻这种流动性陷阱其实是帮助不大的,当然它会有点作用,但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所以我们看,央行在这次降息的同时,也回收了一些流动性。这一次MLF操作的金额是4000亿,但是同时有6000亿到期,也就是央行放出来4000亿,回收了6000亿,市场上还少了2000亿的流动性。影响不大,本来就多,少这2000亿毛毛雨一样。
走出流动性陷阱的根本方法就是恢复人们的预期,现代社会,信心是决定一切的,如果我预计明年能挣到十个点的收益,那么即使现在的利率是八个点,我也会去借钱的。利率虽高,最少我也能挣两个点吧。反之,如果我预计明年很难挣到钱,搞不好还可能赔钱,那么即使说你利率降到0,我也是不会借钱的,或者说我是不敢借这个钱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央行此次降息虽然对当前的流动性问题帮助不大,但还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现在全世界都是加息的,我们即使说维持利率不动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更不要说逆势降息了。
市场上本来没有预计央行会降息的,就是因为全世界的货币市场都处在加息的通道中,我们逆势而为的可能性并不大,没想到央行还是降息了,这是超出人们预期的降息,虽然点数不多但是意义还是有的。
7月份的外贸情况还算是不错的,外贸顺差再创新高,对遏制人民币贬值有好处,央行在这个当口稍微降点息也不会汇率造成太大的贬值压力。
MLF和七天逆回购代表的是官方的态度,短期和中长期官方利率下调,势必会带动市场利率下调。一年期和五年前的LPR过几天就要公布了,大概率也会跟着下调,这对于进一步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有帮助。虽然现在市场不景气,但是压力能小一点毕竟是好事。特别是对于还着房贷的朋友们,少还几十块钱也是钱,总比没有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