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什么(处在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

想必大家已经经历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上半年,普通人感受到的是薪资的降低和工作的难找。如果有在实体企业工作的朋友,更能感受到今年比过去任何一年都难。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经济是有周期的,而经济周期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债务周期,也就是如果你借钱去消费,那么另外一个人拿到你的支出就也可以借钱消费,那么经济就扩张起来了。打个比方,如果突然把大家的房贷车贷全部清零,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家没有了房贷车贷的负担,马上出去消费一波。然后银行提供大额贷款,大家可以去贷款购买汽车、房地产等,那么房价可能还要再增长一波,就带动了汽车产业链和地产相关产业,大家的收入就又提高了,当然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啦。

 

那么目前全世界的债务情况如何呢?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很大一部分可以影响世界。我们把两国的债务和 GDP 的比值发出来看,这是什么水平呢?这种债务的比值已经超过了二战前的比值,也就是债务已经几乎到达了极限,无法再扩张了。

 

那么这 20 年的债务是如何扩张的呢?我们可以看到,08年的时候,美国和中国的杠杆率都有了一大波的拉升。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次贷危机,为了不让经济陷入停摆,各国开动印钞机,加大负债来使经济不陷入停摆。然后我们国家从一二年后的债务直线上升,主要是靠居民的加杠杆来维持经济的,具体的推导过程可以看我之前的摄影视频。然后到了 20 年新冠疫情,各国再次开动印钞机,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无限 Q 一天量的货币和零利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国政府需要依靠债务来维持经济的时候,其实危机就已经在酝酿了。那其实 08 年后的危机是一直没有解决的,就像一个人一直是一个入不敷出的状态,那么他迟早会还不上钱。所以我们现在正处于债务扩张周期的末端。

 

那么在这种扩张周期的末端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首先经济是很脆弱的,因为要不断地靠负债来维持经济,说明经济的实际投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如何判断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在下降,其实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指标,那就是银行的存款利率,因为银行是赚 C 差的,银行把大家存到银行里的钱再贷款给其他人。如果没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那么贷款人也不会找银行贷款,贷款需求降低,那么银行的存款利率也会快速降低。

 

最近我们看到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降得非常快,3.5以上的都非常难见到了,其实也在间接说明投资回报率的降低。与此同时,我们的 GDP 增速也在不断下降。当然按照新闻上的说法,就是我们国家已经从高速增长变为了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更准确的可以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来体现这个理论。我们会发现中美两国的关系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重心都在不断地下降,说明了经济投资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脆弱的经济让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就比如在 2018 年轻的时候,世界经济就面临了一次衰退风险。

如果有做过实体企业的朋友,应该对那年印象很深。那一年贸易战外加实体企业经济数据断崖,全年都不太好过,A股也是全年熊市,而美国也在四季度陷入了衰退。而这种时候政府的货币政策就尤为重要。因为世界上大部分政府都无法忍受长久的衰退。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降息降准或者是 QE 都是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往社会中释放货币的。如果社会中的生产投资回报率很低,而资本是逐利的,那么资金是不会往实体中流的,他们会拥入金融资产。

我们会发现 2019 年美国假期,2020年,美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开动印钞机无限 QE 运出天量货币对应的是全球股市楼市、大众商品市场、虚拟货币市场的空前繁荣。比如去年大街小巷开始讨论基金机构高含中国股市十年残留,还涌现出非常多的新概念,比如元宇宙、 NFT 等,都呈现出了非常繁荣的现象。而这种繁荣是非理性的,很多股票在一年内涨了数倍,这就完全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

很多基金经理或者财经媒体会告诉你,楼市的资金都往股市里转移,现在的股市就是过去的楼市,这种话你听也就算了,真买进去你就套在了高高的山上了,大众商品也是暴涨资金拥入大众市场炒作原材料价格,最典型的就是去年的煤炭价格和今年俄乌战争时期的妖孽事件。

然而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上文提到了政府为了救市而放出了天量货币,大部分不会流入过剩的实体企业。大家这几年的工资应该没有暴涨吧,而金融资产却在成倍地暴涨。比如 08 年、15年和 20 年都出现过各种不同的金融资产暴涨。这就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极其严重的贫富差距,穷人靠着工资勉强维持生活,富人坐拥房子、股票等金融资产,迅速把屏幕差距拉开,薪资的上涨速度是远远赶不上金融资产的上涨速度。

就比如大家的工资收入增速赶得上房价暴涨的速度吗?社会也由此分成一套房子,可能是年轻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梦想,这就导致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而银行和商家还会继续向大家提供商品和贷款,普通的可能是满身的负债收入的缓慢增加,外加负债的快速增长,最终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当负债到了一定的值底层,就不会再扩大负债和消费支出,因为你快还不起债了,只能急一说使。这时候如果银行再打电话告诉你有便宜利率的贷款,你也会考虑不再去借贷,因为预期收入的下降和过重的债务负担让你无法继续借贷。

 

看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这不就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所以我们现在很明显处于整个债务周期的末端。而这时候经济就像一个被惯化的婴儿一样,如果没有人继续加杠杆提高负债来维持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将会迅速陷入衰退。那么上半年的经济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国内的经济 80% 是由地产带动的,而地产是靠居民加杠杆来维持住价格的。具体的推导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做的关于社农地产与事业关系的视频。而居民的杠杆率其实在 21 年上半年就不再扩张,一方面是收入赶不上房价的增速,也就不买了。另外一方面就是该买的也都买了。

其实很简单,大家身边最近有人买房吗?是不是在前几年都买了?每家每户是不是基本都有房贷车贷等等?而地产的上下游与国内实体企业深度绑定,就比如在看视频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和地产有点关系。如果你是开餐饮店的老板,你的顾客中可能很多都是工地上施工的工人,如果工地停工了,那么你的生意肯定会差很多。工地生产出来钢筋水泥基本上都是房地产消耗的。如果地产不再有需求,那么很多工厂的产能都是过剩的,工厂将会关门。

如果有实体企业的朋友是非常能感受到现在的寒冬的。而这一切如果都单单归结于疫情,未免有些片面。而且房地产一样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家不买房了,房企资金链紧张了,也就不拍地了。 2021 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 8.7 万亿元,也就是卖地收入有 8.7 万亿。而今年上半年,国有土地石佑权出让收入 2.3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4%。

政府查询缺口过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原来一后路福利开始缩水,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开始降薪,甚至有的地方都发不出工资了。可以预计的是,如果为了政府财政收入,房产税就已经在路上了。现在国家开始就是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比如之前政府可以直接在一个郊区修马路、修公园、修学校,说这是下一个新区,吸引开发商拍地,吸引购房人买房,这又带动了整体的经济。当然很多新区建完就成睡成了,根本没有几个人。大家周围有没有这样的新区呢?应该挺多的,建了一个又一个,但就是没人,为啥都只是为了拉动经济。而如今开发商不拍地,即使银行的利率再优惠,大家也不买房,货币政策就无法形成信贷。那么带动经济的效率和以前相比就差很多,而且很多在建的新区极有可能烂尾,因为没钱了。

政府目前的救助政策也是分层次的。比如中小企业银行对他们的优惠力度很小,中小企业获得基金的成本很高,甚至要求企业之间连带担保一个倒下来就倒一片,银行也把这些企业突然倒下,所以贷款卡得很严。大家可以去问问那些中小企业,现在的日子非常难过,而国企或者特别大的企业,可以靠着政府的背书或者重大的影响力,轻松获得比存单利率还低的贷款,甚至可以把这些钱拿去买理财赚取利差。当然这些国企还要给那些卖不出去的土地兜底。所以大家会看到,现在很多卖地左手打右手,本质上就是国企的杠杆扩张来兜底土地财政。但是这又有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才是创造就业的大头。如果中小企业无以为继了,那么很多人其实没有能力去消费的,没有人消费。

那么这套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到底还能玩多久呢?而国外方面,美国由于通胀原因不得不加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他国家由于通胀和互利原因基本上也都跟随加息。当然还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等国家由国内经济太差,无法加息。但是目前全世界的经济极度依赖货币政策,也你大失去货币政策的呵护,经济就会快速转差。

 

比如美国的 PMI 在 7 月就创下了 26 个月的新低,欧元区也开启了加薪模式。但这直接的结果就是需求急速下降,只能说欧美的经济不复往日,一加息就要展望衰退了,但是通胀就会导致货币政策在未来很长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放开手脚,因为目前离 6% 的通胀率实在太远了。如果继续实行宽松了货币政策,那么通胀会一直侵蚀经济。所以在下半年我们将会见到欧美经济的衰退。而又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如果出现衰退,那么对我们的出口影响也将是非常巨大的。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做的通胀和加息视频。

 

综上所述,我们下半年的经济依旧会面临很多难题,而且很多问题其实是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来解决的。国内经济脱离地产可以预见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外加世界经济一直脚踏进衰退边缘,这就使我们的负数压力非常巨大。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的脱离了地产,国内经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说一下 A 股和大众会怎么走。 A 股从 4 月 27 日后开始触底反弹。当然这并不像电视上各位专家所说的,A股已经是历史大底了。上文提到,在这个时期,国家的货币政策是资产价格的重要变量之一,老美在不断加息,而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我们的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就比如同样事情宽松政策的日本,日本股市的 diff 也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的 diff 框搜的货币政策流出的资金很多都进入资本市场。因为实体不挣钱了,所以大家会发现钱在银行里空转,在股市空转就是不计入实体。

 

A 股最后访谈的核心就是新能源,因为目前也就新能源的业绩稍微亮眼,很多新能源股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翻了一倍,这种涨幅你能跟我说是以公司业绩导致的吗?我觉得更多是资金和情绪的炒作。那行情什么时候到头呢?当新能源的股票不再创新高,并且其他板块开始补涨的时候,那么 A 股这波反弹就已经到头了,大家去回溯一下过去几周是不是这样见你的。

后续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渐兑现,大家其实在等这波就是之后经济数据到底如何。如果接下来经济数据一如既往地差,那么植入还会继续探底。当然中间如果很大力度的刺激政策,那么植入在刺激作用下还会反复的。至于大众商品,比如螺纹、铜价这些会怎么走?中国对大众商品的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阻挡作用。大家看钢铝这些就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地产。所以中国房地产是世界的房地产。如果全球的大众商品少了中国地产的需求,那么这些商品将会如何定价呢?目前的大众商品,比如罗永刚的需求暴跌,库存高起待案,钢厂已经开始停机不生产来减小亏损。

 

身边如果有做房地产朋友就应该会发现他们最近很多都回老家了,但是地产的需求减小太快了,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势必要淘汰一大批过剩产能才能完成供需匹配,这个淘汰将是非常残酷的,可能是60%,也可能是80%。而从中期来看,如果地产的需求大幅缩小,那么这些大众商品的价格就目前来说还是太贵了。好了,这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的话,请给阿福一个免费的顶,谢谢大家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