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股民都喜欢吐槽上证指数,上证指数过去十年了还在3000点徘徊,股票还有什么投资价值?
垃圾上证指数。
是的,上证指数,十年来跌跌涨涨最终依然在3000点。俨然成了国内股民的笑梗。
难怪很多朋友说,“真正的价值投资在美股”。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到现在为止你还盯着上证指数去看,去锚点你的投资行为,那你就out了。
此话怎讲?
且听我慢慢道来。
*****
上证指数发布至今已有29年,即将迈入而立之年,今年两会,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问题再次被推上关注焦点。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可过去几十年来看,似乎这个晴雨表晴天的时候很少,跌跌撞撞的雨天从没离开过。
是什么让上证指数止步不前?
1,行业分配不均
从行业结构看,上证指数按成分股总市值加权计算,这就使得传统产业权重过高。
金融,工业就占据了近一半的权重。
另外,最近这几年我国很多优质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选择在香港/美国上市,而这些本来就是中国本土的企业,并没有计入到A股的指数行列里。
所以,上证指数在行业方面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甚至不能反应出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
2,编制方式不同
上证指数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
上证指数的编制是按照上交所所有股票总市值来算的,而不是流通市值。
很多股票刚上市的时候或者很多权重股流通股份本来就少,但因为指数是按总市值标准计算的,等到股价一泻千里的时候,这些跌幅都会算在指数里。
就比如中石油这家公司,曾经号称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从最高位大概跌下来7~8万亿的市值,好不夸张的说,这个跌幅相当于跌没了几千个中小市值的公司,但中石油最初的流通股才占总股本不到3%,也就是说指数统计的市值被严重夸大了。
3,清退机制不好
连年亏损,质地较差的垃圾公司在A股市场上一直扮演着钉子户的角色,人家老美每年的淘汰率在7%左右,我国每年淘汰的公司屈指可数,人家指数不断的优胜略汰,而咱们这边再垃圾的公司也能苟活与A股。
4,新股纳入规则不好
新股上市后11个交易日才纳入指数,但根据统计,我们国家的A股新股上市平均9个板,当新股开板之后就会引来一阵下跌,结果上证指数11个交易日才纳入,也就是说,之前上涨的实话没享受到,下跌开板的时候,全享受到了。
以上4点,招招致命,打的上证指数好几年大气都不敢大喘,谈何指数上涨?
*****
因此,大家总会以上证为锚点,指数到了多少多少点买入,多少多少点卖出,然后天天盯着上证指数的日涨跌幅感叹,或者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吐槽上证指数,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毫无意义。
事实上上证指数一直在迷惑大多数人的双眼,一小部分公司悄悄地走出独立行情:
最近这几年,市场的资金和投资偏好越来越集中在更优质的公司上面,虽然指数不涨,但外资持股前100名资产早就脱离了指数,走出独立行情,这些股票大部分都是我们说的核心资产。
我们很多人感慨,上证指数过去十年了还在3000点徘徊,股票还有什么投资价值?
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更应该专注具体行业,具体公司上来。
既然说到这里,送给大家一张最新的外资持仓前100的名单吧:
(点击图片可放大)
如何把这一百家公司再进一步精简,大家点击:《给你一份股票名单!!》这篇文中回看即可。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外资持股名单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我自己是把这个当成一个变像的选股策略,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比茫茫股海中选择要靠谱的多。
总言而之,言而总之,我们切不可被上证指数的点位给锚定了,现在和十年前虽然点位一样,但内部的结构却再慢慢分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专注具体的行业和公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重要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