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引发热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在一个税务月度内,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该数值时,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那么,如果起征点提高至8000元,按照目前的税率将少交多少税?
提高起征点
起征点调整历史
首先,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呢?
1、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 费用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其中,税前收入指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公积金指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费用扣除包括个人工作中的实际发生费用,如差旅费、通信费、住宿费等;专项附加扣除是指按照规定可以享受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大病医疗等专项扣除。
以下是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起征点以及速算扣除数的表格:
级数 |
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 3,000 元 |
3% |
0 |
2 |
超过 3,000 元至 12,000 元 |
10% |
210 |
3 |
超过 12,000 元至 25,000 元 |
20% |
1,410 |
4 |
超过 25,000 元至 35,000 元 |
25% |
2,660 |
5 |
超过 35,000 元至 55,000 元 |
30% |
4,410 |
6 |
超过 55,000 元至 80,000 元 |
35% |
7,160 |
7 |
超过 80,000 元 |
45% |
15,710 |
假设小明税前月收入20000元,子女教育附加扣除2000,房贷附加扣除2000,赡养父母附加扣除2000,五险一金扣除3000情况下,按照当前的税率,要交多少税?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
20000-2000-2000-2000-3000-5000=6000
应纳税额=6000×10%-210=390元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800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
20000-2000-2000-2000-3000-8000=3000
应纳税额=3000×3%=90元
按照当前的假设条件计算,小明每月可以少交300元个人所得税,当然根据不同的扣除情况,以及起征点调整后的税率变化,可能导致计算差异,不过大体可以估算数值。
手机面前的亲们不妨也算一下节省的税金,来评论区开心一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