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新股停牌有哪些(重大资产重组的5大停牌股)

上市不久就忙着搞重组。在今年新上市的新股中,广信材料、兆易创新、金冠电气、帝王洁具和恒泰实达5只新股已停牌,而停牌原因清一色地是“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上市公司目前尚未用完上市募集的资金。

上市不到半年就有“大动作”

近日,帝王洁具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注意到,帝王洁具在5月25日才完成首发上市,11月2日就停牌,从时间来看,此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距离其上市还不到半年。

类似的,上市半年内就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还有广信材料、兆易创新、金冠电气和恒泰实达。

在上述5家上市公司中,金冠电气和广信材料均在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中披露了收购标的,前者拟购买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拟购买江苏宏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金冠电气和广信材料此番重大资产重组的最大共同点是:均以增发形式进行再融资,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由于其余3家上市公司尚未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所以对它们的重组细则暂不得而知。一投行人士表示,从过往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来看,支付交易对价或募集配套资金通常是以上市公司增发股本形式完成,而这也是普遍的一种融资手段。

2014年成“分水岭”

如果将时间段拉长的话,上市后不久就筹划再融资的现象在2015年更为普遍。

在2015年新上市的公司中,有106家公司在2015年或2016年筹划了定向增发,其中有33家是在2015年就推出了定增再融资预案。更有甚者,蓝思科技和吉祥航空在首发上市后不到3个月时间,就推出了定增预案。前者拟募资49亿元,后者拟募资35.65亿元,而且募资总额均超过IPO首发募资额。

再看2014年。可以注意到,在2014年上市的公司中,有43家在上市2年内筹划了定向增发或重大资产重组。其中,也有才上市就火速停牌筹划再融资的。譬如麦趣尔在2014年1月28日首发上市,仅仅过去半年它又推出了一份定增预案,拟募资4.9亿元。

中科曙光与麦趣尔类似,其在2014年11月6日完成首发上市后,又在2015年4月25日推出了一份14亿元的定增预案,而这一数额远远超过其IPO募资的3.97亿元。

恒大人寿:买回多只减持股票并自愿锁定六个月

11月14日晚间,中元股份、国民技术、栋梁新材、积成电子、金洲管道等股票同时发布对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公告内容基本一致,即恒大人寿近期减持上述股票是为保障投资资金安全,不存在大幅盈利的情况。同时,宣布已于今年11月后重新买入上述股票并承诺自愿锁定六个月。

恒大称,由于减持后舆论解读与恒大人寿投资初衷不符且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恒大人寿已于11月后分别对上述公司股票进行了增持并计划长期持有,承诺截至本回复出具日持有上述公司所有股票均自愿锁定六个月。不过,恒大人寿本次并未披露各个股票具体增持比例。

武钢集团提前实现2016年去产能目标

11月15日从武钢集团官网获悉,11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改革局副巡视员唐祖君及相关专家在武钢集团现场验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据悉,武钢集团已经提前实现2016年压减生铁产能319万吨、粗钢产能442万吨的去产能任务目标。

宝武集团副总经理、武钢集团总经理郭斌表示,化解过剩产能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武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按照《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有关标准和要求,武钢没有落后产能和淘汰落后的装备,但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钢材市场行情,以及中央精神,武钢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综合研判,迅速制订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

乐视宣布第二项人事调整:任命高峻为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

一周前,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一封全员信引发的舆论风暴仍未停歇,而乐视生态战略第二阶段布局开始启动。

11月15日下午,乐视发出全员邮件,宣布了第二项重大人事调整,任命高峻为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兼LeEco香港CEO,全面负责LeEco亚太区以及香港整体经营管理和各项业绩的达成。

公开资料显示,高峻任职于华为公司17年,历任华为终端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全球销售与服务管理部总裁,全球战略和市场总裁,全球产品规划与管理部部长。加入乐视后,高峻担任乐视创景总裁职务,此次调整后原职务不变。乐视控股亚太区原总裁莫翠天将作为亚太区顾问,或另有任用。

浙商银行进军私人银行业务

11月15日,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的浙商银行宣布进军私人银行业务。该行表示,将针对“数字一代”高净值客户打造“FinTech+线上私行”,私行客户门槛为月日均资产600万元。

今年9月末,浙商银行个人客户数和金融资产均较2015年初实现三倍以上增长,其中私行客户的金融资产占比超36%。

今年10月,浙商银行率先在业内推出私人银行专属产品线上销售、转让,客户通过线上可直接购买和转让私行专属理财产品,刚上线的“私人银行卡+Apple Pay”支付可视为私行业务“FinTech”的小实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