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在文章的前半段,作者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的认识,基本上是对的。可在后半段,说城乡居民每年缴费五六百元,城镇职工每年缴费千元左右,意下之意是:城镇职工的缴费是城乡居民的大约2倍,但待遇相差太大。这清楚地说明:作者根本就不懂城镇职工医保的缴费政策。即使要进行一番比较,也不是这么个比较法。
按照《社会保险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城镇职工,也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其医疗保险费必须由本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缴纳。其中,个人每月缴2%;用人单位每月配套缴费(包括已整合的生育保险)比例各省有所不同,从6.5%、7%、8%、9%甚至是10%的都有。双方的缴费,参保人当然都有权享受。毕竟,用人单位是为其单位的职工依法缴费的,为单位职工缴费是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的一项强制性的法律义务。
因此,本人和单位双方的医保总缴费比例分别就达到了8.5%、9%、10%、11%、12%,一年12个月每月都必须强制缴费,每年的双边总缴费是月工资的1.02倍、1.08倍、1.2倍、1.32倍、1.44倍。下面举几个例子:
1、如果本人月工资5000元,则每年的医保总缴费分别为5100元、5400元、6000元、6600元、7200元。
2、如果本人缴费月总工资为8000元,则每年的缴费,分别为8160元、8640元、9600元、10560元、11520元。
3、如果本人月总工资为10000元,缴费为5000元的2倍,即分别为10200元、10800元、12000元、13200元、14400元。
当然,其他工资标准的医保缴费,算法与以上完全相同。很明显基本的规律是本人工资越高,医保缴费也越高。并且还必须是一缴25-30年,在职期间根本不允许中断。显然,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待遇,其参保成本是非常高的,是由本人和单位用巨额的资金长年累月地积累起来的法定待遇。
而城镇职工中的另一类人——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缴费标准是:以上年度城镇职工社平工资的60%为基数,每月缴费的比例是20%。缴费金额大约为每月450-550元已经是常态,年总缴费通常在5400元-6600元之间,缴费标准同样是非常高的。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做为个体性质的劳动者,其基本医保的缴费标准就低多了。例如,2023年度,最低的个人缴费标准是350元,当地财政相应地补助610元,年人均总筹资额仅为960元,还不到1000元。城乡居民医保必须每年缴费一次,是非强制保险,是否缴费参保完全由个人自行决定。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一些地方政府提高了个人缴费标准,但政府资金补助也同步地提高了。即便如此,人均年筹资总额一般在2000元以内。何况,这样做的地方并不多,根本就没有普遍性。
显然,仅就医保的缴费而言,在大多数地方,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均年总筹资额仅为960元,尚不到1000元,还以财政补助资金为主体。而城镇职工医保的年缴费总额,即使是标准最低的灵活就业人员,也普遍能达到5400一6600元,并且每年还在稳定上涨过程之中。而单位职工的医保总缴费,肯定就普遍性地更高了,从最低的6000-7000元起步,到较高10000元上下,甚至最高的会超过20000元,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一点儿都不稀奇。
因此,城乡居民的医保缴费,与城镇职工相比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一般来说,大概仅为城镇职工的1/5-1/20的范围之内。
概括而言,城乡居民的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客观事实。城乡居民们对此就不宜再有什么不满和抱怨了。
毕竟,在这个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中,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决定一切参保待遇的根本准则。至少在目前来看,缴费比较低的城乡居民,要享受与城镇职工基本差别不大的医保待遇,肯定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医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本就不允许;二来是缴费太低了,自然支撑不起高标准的医保待遇。国家早就非常明确地规定,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使用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通俗地解释是:能筹到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
常言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此相应,世上肯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钱。只要认真地下点功夫,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切疑问都是明明白白的。
总之,如果参保人根本不谈付出,只求回报,这山望着那山高,当然只能惹人讨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