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被提及较多,收益不错的板块,非“消费”莫属。看涨消费,看好复苏,看好困境反转这类的词语,被屡屡提及。公募也扎堆调研,消费板块也不负众,自2022年11月份以来,展开了一轮反弹行情,消费主题的基金也陆续回血,逐步解套,部分优质品种,最高涨幅甚至达到40%。
但不知不觉间,部分消费行业的估值,已经不能用“修复”来形容了:
首先要关注的是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养殖业四个行业,自2005年以来,当前估值所处历史的百分位(以下统计方法与此相同),已经接近100%高位。什么意思,当前估值水平,与历史最高位相近。
其次,食品饮料,汽车,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美容护理,白酒,化学制药,生物制品,汽车零部件,乘用车的估值历史百分位,也处于70%-90%之间,相对而言,也算是高位了。
而经过这轮行情“修复,反转”,为数不多的,估值相对处于低位,及处于30%以下的行业,分别有:家用电器(30%),中药(30%),白色家电(30%),医药生物(20%),医疗器械(10%),医疗服务(10%)。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都说医药相关板块涨的好,但截止到当前还是证明,他们的涨幅还没有达到修复或者反转的地步,后期还需要资金的推动和扎堆,才能有更好的表现。怎么说不重要,行动(资金)最重要。
不能说估值高就预测后期表现会变差,按照我在上期视频中提到的选择行业,股票上涨的逻辑与三个阶段:首先是选择中高景气行业,业绩未发掘阶段,其次是业绩扩散阶段,此时市场关注度已经非常高了,细分行业也受到关注。第三是业绩分化阶段,此时要想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和关注,就有难度了。
毫无疑问,站在估值角度,去除其他因素不讲,部分消费行业,已经处于分化阶段了。
史光亮,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执业证书编号:S1180614020014。本文所载信息及表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涉及的标的不作推荐。本人不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须对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