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11日公布,经证监会批复同意,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章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规则》。同时,经报告证监会,能源中心还一并发布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细则》、《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结算细则》等11个业务细则。下一步,上期所将积极支持能源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
交易品种为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位10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0.1元(人民币)/桶,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开户机构为个人客户申请开立能源中心交易编码时,个人客户应当符合:具有累计不少于10个交易日,10笔以上的境内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已在境内期货交易场所、与中国证监会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地区)期货监管机构监管的境外期货交易场所开户的,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的境内或者境外期货交易成交记录; 申请交易编码前5个工作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
海通证券认为,期待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开放。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需要有更多的交易方参与其中进行交易以及实物交割,原油供需双方要有充分的竞争关系,原油期货市场才能得以完善,而目前的原油进口政策并不利于原油期货交易的进行。在目前部分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权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期待未来原油进口权的进一步开放。
相关概念股:
中国石化: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未来盈利确定性较强
公司2017Q1实归母净利润166.33亿元,同比增长168.9%,符合预期。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公司2017年Q1销售收入5821.85亿元(YoY+40.7%),实现营业利润278.96亿元(YoY+126.5%),实现净利润216.83亿元(YoY+140.0%),归母净利润166.33亿元(YoY+168.9%),基本每股收益为0.137元。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上游勘探业务的减亏,同时中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公司一体化优势体现。
分部业务经营情况:勘探及开发板块经营亏损57.6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减亏67.62亿元和4.61亿元;炼油板块经营收益为167.54亿元,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20.8%;化工板块经营收益为85.09亿元,同比增长87.0%,环比增长64.6%;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收益为91.61亿元,同比增长19.1%,环比增长16.3%。
在手现金充足,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132.76亿元(YoY-61.3%,),截止17Q1账上现金高达1,109.84亿元,17Q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2.4%,比期初下降2.1个百分点。一季度资本支出人民币27.16亿元(17年全年计划为1102亿)。
收购上海赛科50%股权,扩充下游资产。公司委托高桥石化收购上海赛科中BP持有50%股权,收购价格16.81亿美金。上海赛科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和BP分别按30%、20%、50%的比例出资组建,初始投资额约27亿美元,但后续仍有乙烯脱瓶颈和增加26万吨丙烯腈等资本开支,2015-2016年上海赛科净利润分别为21.95亿元、37.79亿元。
混改示范效应明显,中石化销售公司海外上市有望提速。公司销售有限公司2016年净资产1979.48亿元(YoY+6.65%,或增加123.44亿元),净利润264.61元(YoY+11.73%,或增加27.77亿元)。认为销售公司未来对于加油站的资产仍有重估价值,同时非油品业务有望成为亮点,2016年其新兴业务交易额351亿元,同比增长41.4%。
维持对2017-2019年中国石化EPS的预计分别为0.47、0.55和0.61元,对应PE分别为12、11和10倍,公司目前PB不到1倍,远低于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跨国巨头,同时资源和资产价值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未来化工品可能会面临弹性不足的局面,由于公司产业链长,抗风险能力强,盈利的确定性要优先于单独产品价格的弹性,未来ROE和盈利的稳定提升有望带来估值中心的上移,同时还存在国企改革和油气改革等催化剂。
洲际油气:业绩将进入改善期,外延战略趋于稳健
油价下行拖累业绩低于预期,17将明显改善。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4.34%;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4311万元,同比-33.48%,扣非净利润-2.1亿元;实现EPS0.019元,扣非后-0.0928元。公司亏损主要因低油价导致的油气开发亏损。2016年,公司生产原油63亿吨(+13.1%),实现价格33美元/桶(同比降9美元,较Brent折价比例有所扩大),桶油完全成本35美元(同比下降8美元)。
2017年Q1实现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203.21%,环比+109.62%);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1263.79万元,同比+950.34%,扣非后净利润686.7万元,实现扭亏,主要因国际平均油价同比+54%,且原油销量同比+45%。Q1桶油实现价格45美元,桶油净利润7.8美元,桶油成本37美元。其中马腾公司Q1实现净利润超过8000万元,明显改善。预计马腾公司2017年产量将提升至70万吨左右,实现油价有望增长30%,盈利能力将明显提高。
财务状况表现稳定。2016年公司财务费用3.24亿元,同比+71.86%,这主要是子公司马腾的利息支出;2016年资产负债率64.90%,同比+4.91%,预计本次增发后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34.69%,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5.12%,公司整体财务及运营指标比较稳定。国际油价短期料区间震荡,下半年仍有向上空间。近期,美国页岩油DUC数量继续上行达5512个,连续5个月上行,表明美国页岩油在50美金以上大量进入完全成本区间。预计市场去库存阶段已经开启,OECD国家库存数据将继续得到验证。维持短期50-60美金油价区间的判断。下半年,随着需求持续消化过剩供应量,加之OPEC有望维持减产动作,预计国际油价较当前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外延收购策略有调整,将兼顾现金流稳定。公司年报表示将逐步收购现金流良好,能贡献稳定利润的中下游产业,且已经通过境外控股子公司新加坡洲际收购哈国油气运输公司50%的股权。2017年Q1,运输公司实现净利润3729万元。截至2016年末,公司流动资产规模30亿左右,收购资金尚充足。未来,预期公司将继续在产业链中下游进行外延式收购,调整资产结构。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2016年业绩低于预期,成本超预期,以及公司班克斯收购进度及并表节奏可能低于之前预期(从3个季度减至2个季度),加之运输公司并表贡献,调低2017年业绩预期至0.14元/股(原为0.21元/股),维持2018年业绩预期0.47元,新增2019年业绩预期0.60元,当前价格对应2017-19年PE46/13/11倍。
上海石化:17Q1再创史上最佳1季报,看好年全年盈利增长
公司2017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符合预期。公司2017Q1实现营业收入225.72亿(YoY+36.26%,QoQ-3.17%);归母净利润19.29亿(YoY+68.42%,QoQ+5.66%),再创同期单季利润新高,公司17Q1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化工产品价差扩大,产品销售价格上涨金额大于原材料上涨金额,导致产品毛利增加,公司化工板块表现亮眼;2、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约10%;3、联营企业利润增加,投资收益同比较大幅度增加;4、财务费用同比大幅节约。
来自上海赛科进一步贡献投资收益,有望继续。公司投资收益17Q1达到2.79亿(YoY+70.53%,QoQ-7.1%),保持高位,并实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联营企业上海赛科,上海赛科建有8套主要生产装置,拥有109万吨乙烯装置、60万吨聚乙烯、25万吨聚丙烯等7套装置。
公司现金流稳定增长,享受利息收入。17Q1盈利增加,带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8.54(YoY+46.53%,QoQ+49.47%),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增加使得公司账上现金高达83.06亿,并且资产负债率较16年底进一步降低了2.34个百分点到24.31%;公司17Q1财务费用为人民币-0.44亿元(16Q1公司财务费用为7.6亿元)由于公司账上现金充足,预计17年全年财务费用将得到改善。
化工品价差有望企稳,受益石化行业景气长期向好。17Q1化工品的价差扩大来带公司产品毛利的扩大。目前乙烯价格与石脑油价差718美金/吨,与一季度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远超历史平均437美金/吨的水平。由于前期石化产品大量进口,很多产品已经出现倒挂的现象,未来海外货物有望转口或换货SWAP。随着后期石化装置检修较多,配合油价稳步向上,下游需求有望启动。
判断未来三年油价波动区间为50到70美元,看好油价温和上涨过程中炼油板块对油价反弹的盈利弹性及烯烃的高景气,同时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和管理,随着公司1季度业绩兑现增长,维持2017-2019年EPS预计分别为0.58元、0.62元和0.54元,对应PE分别为11倍、11倍和12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